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admin - 

退伍军人的回忆:我的路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21244309.jpg

    见当时<<安徽日报>>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121244309.jpg

121244323.jpg

121244330.jpg

121244345.jpg

资料三: 父亲母亲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四: 父亲在坦桑
      

121244309.jpg
          1964年,周总理与驻坦桑尼亚使馆及驻坦人员合影. 前排左四:何英大使,右一:父亲
            121244323.jpg
         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卡鲁姆,副总统卡瓦瓦与中国援坦农垦专家组全体成员合影.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五: 父亲母亲

121244309.jpg
      1949年于吉林省吉林市                    

121244323.jpg
       2000年于北京"中国照相馆"

资料六: 60年代全家于北京
    121244330.jpg
           爷爷奶奶和许家"四宝"                  

121244345.jpg
            全家福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121244309.jpg

  69年.5.1从值班室换班回来,
    远处是食堂.身边是菜地


军人, 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开始

我(据说很幸运地)被首批点到名,分配到司令部直属警测连.我和被点到的其他12个人,跟着连长向北走了100多米,穿过来时的土路.就到了路边,当时看着应该是最象样的两排平房子,警测连的驻地.回头看时,见同来的兄弟们,正被陆续带往那些远近散落的灰色的土房,窝棚...

当我们在连部门前站成一排时,面前站立着两个几乎同样高大,魁梧,戴着皮帽,穿着洗得褪色的草绿棉(我们穿的据说是新型的国防绿,的卡)军装,带着蓬乱的羊皮军帽,扎着棕色人造革腰带,挎着手枪(在我看来,那是他们唯一比我们牛的地方)的中年军人,操着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跟我大舅差不多,他是东北吉林人) 还陪伴着一些高低不同,但看上去都很精干的老兵.从连长的自我介绍中,我得知,连长王广玉,辽宁大连人,指导员(更高,但较瘦的)郭端华吉林延吉人,接下来警卫排,测量排,通讯排...我被(又一次幸运的)分到通讯排通信班。班长李庆林(黑龙江的,个不高,爱微笑)那天随参谋长出差去了,接我和另一个(陈卫东,说话中规中据,老像要给人鞠躬...老高一,五中的,初中也是我们灯市口男中的,)的是李志革(河北武清人,眉目清秀,低声细语,也爱微笑...)

我们来到位于第二排的通讯班,一进门就笑喝喝的迎上来一个叼着烟的老兵,一边连声说着欢迎,一边不容分说的抢过我手中的背包,还有一个绿色帆布小手提包(上面印着火车头,另一边印着主席头象和最高指示"备战,备荒为人民"那种,里边装着一件毛背心和一双尼龙袜子).他叫纪书林,和班副是一批兵.从对面的通铺上跳下来一个大个子,张瑞生北京一工厂消防队的,比我们早一年.一声"哥们儿!"让我立刻心头一热...更热的感觉来自屋子中间那个汽油桶改的,上边坐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铁壶的"火炉子"...捧着装满开水的军用缸子,环顾我们班,迎面一整根原木搭起的架子,上面依此一条条白褥单,半折成一条线.靠墙一排叠的四四方方,见棱见角的被子,相间一个同样方正的小包,上面盖着一条白毛巾,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左边进门沿墙一排挎包,一排擦的油亮的手枪套,隐约可见微露的红色包枪布和枪把上绿色的枪綱...稍下一排脸盆,盖着同样是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白毛巾.再下是一排解放鞋....右边靠墙头放着室内唯一一张桌子,黑色漆面,中间一尊毛主席穿军装的半身塑像.靠房门一侧是两扇木窗,中间有一个木板搭的架子,最上面一排"毛主席著作选集"四卷合订本,红塑料皮套,烫金主席像的那种(地方一般很难见到)下面是一摞摞整齐排放的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空军报.

第一次"班务会"

我和陈卫东的背包被分别放置在老兵的被褥之间,至于我的小提包被小纪(他让我们这样叫的)放到桌子下的一个空的箱子里(装步枪的).之后,各位从床下拿出小马扎(两个交叉的木框,中间穿了一根粗铁丝,上边订了几条皮子或帆布条,一个夹起来就可走,打开就能坐的"便携式军用软凳",大家围坐在中间的空地上,由李班副主持召开了"班务会".(大张负责记录) 我们班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直属工程兵第X总队司令部警测连通讯排通信班",部队对外番号为"空军217部队". 我们总队的性质是建设和维修全空军的机场和辅助建筑设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军用机场建设维修公司". 目前的任务是在兰州军区空军所属的宁夏地区(该军区最北部地域)修建最先进的永久型洞库式军用机场,全部任务包括洞库,跑道,指挥塔及全部辅助建筑,交通,通讯,维修设施,要求在一年内完成,并列入正式军用机场序列. 这是空军最北部的山地机场,时间紧,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差....周边地区"敌情"复杂(从蒙古境内起飞的飞机,30分钟即可到达),晚间经常发现周围的山里升起"不明来路"的信号弹!说明"敌人亡我之心不死",我们现在随时处于战争状态.空军在当前最关键的时刻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总队,是对我们的最大信任和考验,也是我们全体指战员的最大光荣.我们一定不辱党中央的委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要准备打仗!......"

我们通信班的任务:第一,随时准备出发跟随部队首长,确保首长各项命令,指示的及时,准确传达.必要时兼任首长的警卫员,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首长的安全; 第二.随时准备出差,向军区,总部机关传递机要文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单独执行任务.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高度责任感和灵活应变能力,保证文件的安全,及时送达(这就是我们班是全部队唯一的每人配备手枪的原因); 第三.参加部队司令部战备值班室的24小时值班任务,同时负责每日内部文件资料,私人信函,邮件的检查和传递.第四.确保完成所属连排首长下达的命令和各项任务....正是由于我们班任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分配到咱们班的每个战士都要经过排长,连长,直至司令部分管副参谋长,甚至总队首长的认可!

乖乖! 第一次班务会就让我体验到,恐怕是长这么大连做梦都从未领教过的复杂情绪.心里一直砰砰的跳,呼吸紧张到几乎喘不过气来,汗在顺着后背向下流,耳朵里时时被一阵阵"嗡嗡"的声音乱搅,眼睛一阵阵发涩,太阳穴那里也一鼓一鼓的....那种经历,感觉可以说至今难忘...!

军营里的第一顿晚饭

随着外边一声尖利的哨音,有人在高声宣布:"各班集合,五分钟后按规定顺序列队,就餐!" 我们集合列队来到营房最东头,只见一个硕大的军用帐篷,低矮的卷帘门旁挂着一幅毛主席半身像(是穿着军装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的那张)电话班已经在像前站成一个横排(他们班和我们班同属通讯排). 我们站在第二排后,跟着口令开始"整理着装.首先右手扶正帽徽(班长说:我们的红军式帽徽和领章还得等一个月,新兵训练完毕才能发下来),接着双手扶正帽檐,依此是风纪扣,左右口袋扣,中间的军服扣子以及裤子上的"文明"扣.然后要把被腰带勒皱的衣折捛到后边去,将两边衣角用力向下一拽.最后两只"大头鞋"(当时为北方寒带战士特制的高腰皮鞋。上半截是棉帆布,下半截是翻毛牛皮.里面是羊毛,鞋底钉了一圈铆钉.还专门配发了"大头鞋袜",用白布扎的,外型有点像武松穿的高帮鞋,袜底扎成一圈圈的,又厚又硬.刚把"大头鞋领回家时,专门秤过,足足三斤多...别说穿了,见还是第一次.为了适应一下,我曾专门穿上从东城边儿的小雅宝(现在叫雅宝路)到王府井走了一个来回,好像第二天就瘸了半天...) 后跟一磕,就算完毕了.听到几十双大头鞋同时磕响的声音,心里不由的又是一阵兴奋...

本以为该吃饭了,只见我们班的大张走到队列前面,从上衣袋中取出"红宝书"(在当时,人手一本,随身必带的毛主席语录合订本[其重要性有如今天的手机.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听说有人曾因为被发现没带在身边而犯了'政治错误'].因其外皮是红色塑料的,更因为,当时无论任何人,任何时候,做任何集体类事情时都要念一段相关的语录,也叫'最高指示',又因为最高指示在当时被称为'一句顶一万句,放之四海而皆准.'故被尊称为红宝书.现在到琉璃厂等旧文物交易场所,仍可见到各种版本的)

他右手将红宝书捧在胸前,大声高呼:"让我们以最最崇敬的心情,衷心祝愿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亿万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万寿无疆!我们随之高呼三声"万寿无疆",接着"祝毛主席的亲密助手,我们敬爱的副统帅,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接着三声"永远健康!" 这...还没完! 只听他唱了一句:"敬爱的毛主席...预备...起!"所有的人开始边唱边舞起来...千万颗红心激烈地跳动,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虽然没教,但早就会唱了,所谓舞蹈"忠字舞"也都差不多...!终于可以进"饭堂"了.自从上火车,还没吃过热东西呢! 发的两个面包,下车前就处理了....

弯腰钻进帐篷,只见三列大桌子一直排过去,张张是栽进土里四根原木,上面钉上锯开的木板.看着就那么结实,够劲儿.中间桌上放着几个大铝盆,地上几个铁水桶,两边桌上各放着两个黄色"洗脸"盆.个个热气腾腾,也看不清都装了些什么. 先跟着老兵到旁边的架子上拿了一个搪瓷盆和一双筷子,等在大铝盆旁,前边有人围着,直到轮到我们向前时才模糊地看到,似乎是黄不黄,白不白的干饭? "二米饭!"身边的小纪一边把大饭勺递过来说:"今天本来该吃小米饭(你可别以为是"京味"小吃“里煮粥的小米,那是凭票特供的.这是西北地区特有的"縻子",个儿比小米大,颜色也不是金黄的,味道有点像小时候在城外逮蚂蚱时尝过的草籽.)今天,听说你们来了,特意加了点大米,能吃"二米饭"还得托你们的福呢!" 本来还有点含糊,听他一说索性崴了一大勺,刚要往碗里盛时却又被他挡住了."先盛点吃着,吃完再可劲儿盛碗凿实的!" 虽然不太明白,但听老兵的没错!....说起第一次吃縻子干饭的印象,那是以后的事儿了.一句话:就像"呛了一嘴砂子粒儿"...来到我们班的桌旁,隔着热气,隐约看到一盆油乎乎的,好像有肉片,鸡蛋,另一盆不用看就知道是醋馏白菜了. 坐下后,刚想伸头看仔细点,见别人都没动,是啊,新兵嘛! "喝,今天怎么这么规矩!" 班长一边笑着一边把菜盛到我们的盆里."以后,再这么客气,该饿肚子了..." 那顿饭让我回味无穷(一来,真饿了!二来, 盼了一个多月才捞上第二顿,欢迎我们从新兵班毕业回来) 那天,我当然听老兵的,又凿凿实实地造了一满盆,另加一大勺"膏汤".

说起饭后那碗汤,恐怕凡是当过兵的,没有不津津乐道的.从下勺子前的搅和,勺子的角度到捞起时的速度。。。永远是个争论不清的话题.因为,那是当时军人的"一宝"啊!!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军营第一夜

说是军营,但却不是那个温馨,整洁,热情扑面的通信班. 说起第一夜,是因为与睡觉几乎无关! 这都是后来才领教的.

冬天的黄昏来的早,在大山脚下就更黑的快些. 刚放下碗筷,还没回到班里.就听到急促的哨音,同时有人喝令"全体新兵带行李到连部集合!" 跑回班里,我们的行李已被老兵拎到门口.倒是听说要参加新兵集训,谁知道这么急啊? 一边嘟哝,一边往身上套着背包,挎包,提包(走前我说不带嘛,老妈非要让带着...现在..)一边向前边的连部跑去....一辆"嘎斯51型"抗美援朝时期的苏制军用卡车已经发动,上面有七,八位了. 卡车在沙石路上轰鸣着,开始向南边的山坡上开去.右边,在忽高忽低的群山间,大半个太阳在寒风中播洒着余辉.除了卡车,和来时几乎没什么区别, 沙石路,骆驼刺,刺骨的风...但是在互相间的眼神里,却都能够感受到一份异样的光,少了一些浮燥,多了一份沉稳.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执行任务了... 车在开进,向着大山的深处...连队营房被抛在了山坡那边.  车向右拐入一条山沟,迎面的风更大了,余辉已被晚霞替代,路也被一座山分成了两条.向左的那条稍平,稍宽,据说是通往机械大队.右边的这条,崎岖蜿蜒着通向远处的一座灰色房子,被夹在两山之间,显的那么小,那么矮...路也窄得仅能步行.那就是我们的新兵班.

当我们穿着大头鞋,背着全部行装,沿着山路踢踢绊绊地走近时,从房子里欢呼着涌出来一群也穿着新军装的人,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每人帽子上都有一颗崭新的红星,看着那被崭新的红领章映衬的一张张笑脸,忙不迭地握手,问好,抢行李...来时的沉闷顿时一扫而空.他们是江西的,比我们早到了一周. (江西,多么亲切的地方!1952年8月,父母49年从东北吉林入关,随四野南下到赣南的南康县三年后,我在那里的县医院出生了.因为有那么多的南字,所以父母索性为我起名叫南南.也因为是在江西出生的,所以从小也被父亲戏称为咱家的"小老俵."尽管出生没几个月就随父母调到北京了,但是由于从小就常听他们讲起江西的故事,土改,反霸,剿匪,风土人情,战友,乡亲...加之井岗山根据地,八一南昌起义,铁军,庐山...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使我至今一见到江西人,就要攀"老俵"....)

被一群老俵促拥着,热热闹闹地进到房子里边后. 我,同来的北京兵们,全体傻了...尽管各位掩饰的方式不同,或者程度不同。但都看得出来....。

这是一间约30平米左右的房子,抬头可见木头的大粱和铺在上面的瓦。四面是石头和立沙砖砌的墙,两边墙上各挂了一排军挎包。后墙开了两扇窗子,没有玻璃,但是钉着油毛纸。透过半开的窗子,陡直的山石就在眼前。地上沿着两面墙是两排还算整齐的被子和半折的白布单,占了一多半地方。剩下来的,是一层干草,应该是给我们留的“床位”。中间被砖头和石块隔出一条半米宽的过道,也算是“床梆”吧。此外,这房子里唯一的家具就应该是进门处的一个上面插着半截烟筒的汽油桶了。那是炉子!见识过了。。。为了节约煤,晚上熄灯前才点着。

我们一行12人被分到两个班,我和金山山,陈卫东,赵晓光和沈卫平五个留在了新兵一班,其他的到二班,就在隔壁。我们班长叫张兴华,65年北京大兴县魏善庄的。中等个儿,红脸膛,总是挺直的腰板儿,显的很健壮,讲起话来,声音唦哑,但是一字一顿,不容质疑。据说是警卫班的刺杀标兵。。。,副班长赵连起,68年北京718厂的,肤色稍黑,眼睛略凹,不如班长魁梧,但是显的很精干,讲话声音较低沉,嘴角常半抿着,像微笑也有些像要指点什么的意思。。。听说当年是厂里搞宣称的。难怪,透着有学问。。。!

天色已完全黑了,山里特有的风也开始越吹越大。。。大家简短的互相介绍了以后,就开始准备“就寝”。我们每人只有一床三斤重的被子,凭它想顶住零下20多度的西北寒夜,当然是不可能的。我在通信班就已经看到,每人除了被子,还有一条棉褥子,下面还有一条毛氈垫和厚厚的草垫子,再加一层木板。上面再压上一件羊皮军大衣。

还有烧得呼呼生风的火炉子。。。但是,由于运输车辆紧张,我们的褥子和军大衣还没运到,只好大家把现有的分一分。结果是每人只够一件。一条褥子或大衣,有人建议:两个人合作吧,一铺一盖就都有了。。。我和晓光分到一起。先把褥子铺在干草上,铺一床被子。我们两个穿着棉衣棉裤,绒衣绒裤,戴着皮帽子,总之是全部家当,钻进一个被子下,上面是那件唯一的大衣。。。随着“熄灯”令下,好歹算是躺下“就寝”了。

也许是由于一路没合过眼,加上从在北京领到军装那天以来,连新鲜带兴奋就一直没好好睡过。直到觉得浑身发冷,猛的睁开眼睛,第一感觉告诉我,睡了一觉。等从班长那边的闹钟上看清才12点刚过,想再继续睡时,却再也不可能了。先是觉得浑身在哆嗦,抬头一看,那条被子既没盖住我,也没在晓光身上,被压在中间了。接着听到从窗子那边传来忽高忽低,忽紧忽慢,嗷嗷作响的声音(当时还以为是狼叫呢,后来听班长说,山里的风顺着山沟饶来绕去的窜。那声音当然跟山外不一样了。。。)其间似乎还有人的抽泣声,时而这里时而那里的,还不止一个呢!再看门口的炉子,一点火星都没有,大概是值班的江西兵给鼓搗灭了。我听说他们那边穿件毛衣就能过冬,他们哪会生炉子啊。。。!想到这里,更觉冷的不行。睡是不可能了,索性坐了起来。结果,起来了好几个。我还以为就是我受不了呢,再看旁边的晓光,吸溜着鼻子缩成一团。。。这时,班长打着手电过来了,“把棉袄,绒衣都脱了。俩人抱一块儿就不冷了。”我们边脱,他边把被子盖严,并把棉袄,棉裤一一压上去,最后把军大衣盖在上面。接着又拿出背包带,从脚那边开始,往上缠了几圈。。。果然,至少能感觉到一些暖意了。老兵就是老兵,该学的还多着那。。。!

反正也睡不着了,想起老爸讲他们当年在东北作战时,在冰雪中“死去活来”的故事。在一次战斗中,他的警卫员受了重伤,抬回来时已停止了呼吸。想到他跟随身边多年,又是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不忍就地安葬。父亲让人把他抬到东北老乡家都有的地窖里,大家轮流守在旁边,准备第二天给他搞个追悼会。后半夜时,他换班回来刚要睡,只听见院里传来一阵惊叫声。他赶紧披着大衣,提着手枪到外边查看。只见那个接班的战士,连滚带爬的从地窖里冲了出来,连喊着“闹鬼了!”“乱弹琴! 哪来的鬼?”他边厉声喝着,边向地窖冲去。。。“当时我就觉得这小子没死”老爸事后说。果然,已经停止呼吸的那个战士正在咕哝着要水喝呢!原来他是流血过多昏过去了,呼吸本来就很微弱。加之在一片混乱的战场上,那个刚参军不久的小卫生员大概也被他浑身的血迹吓懵了。“多亏没有就地掩埋,加上当晚下场大雪,气温下降,把他又给冻醒了。人都说冻死活人,可我这偏遇上个冻醒死人。算这小子命大呀!”

我这算什么呀,不就是冷点吗?还没受伤呢!老爸腿被机枪打穿了,不还在没膝深的雪里跑了几十里嘛!?他能扛的住,咱也不能丢人啊。。。想着,想着。。。

起床哨响了,我们互相帮着,从“窝”里钻出来。透过灰朦朦的晨曦中,看到已经有人跑出去了。赶快吧,别落后了!谁知最后穿鞋的时候,麻烦了!我们的大头鞋和地皮冻上了,掰不动,也拔不开。正在面面相觑的时候,只见一个江西兵(后来知道,他叫王顺根,当兵前干过木匠)过来说:“看我的!”只见他抡起一脚,一只大头鞋就被踢活了。“有你的!”只要穿上一只,另一只就好办了。。。。

30多年后,当我把这讲给儿子听时,他只是笑,显然以为我在编故事逗他。那以后的一天早晨,他从野营的山里打来电话喊着:“老爸,我的鞋也冻在地上啦!你那一着还挺灵的!。。。”

经历了,自然就懂了,就理解了,就明白了,就成长了。所谓成熟,不过是经历多了而已。一代接一代,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嘛?!

签到天数: 11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2-19 14: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心网www.08681.com欢迎大家关注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堂早操

身披黎明前的曙光,顺着来时的小路,我们列队走向那个分岔的山谷,那是附近唯一可以出操的地方,开始了第一堂早操。山谷里回荡起一阵阵的口令声,伴随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传向远方。。。。!为了保卫祖国,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脚冻僵了(晚上没晾鞋垫和袜子),手冻裂了(毛皮手套还没运到),鼻子里外生疼(张嘴吸气就要咳嗽,只好把鼻子盖解开,直接用鼻子喘气),帽子和眉毛上结成了冰(那是从头上流出的汗水和哈气)。。。“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初遇“逃兵”

在最初的那些天,不光半夜有人被冻哭了,还有人被冻跑了,晚上站岗还得随时准备出去“抓逃兵”。有个江西的,事后我曾问过他“为什么?”他说光是冷也还抗的住。但他从小在四季潮湿,雨水不断的南方长大。最不适应西北的干燥,经常流鼻血,头发晕。说着伸出手让我看,只见十个手指都竖着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稍一弯曲就张开,露出鲜红的嫩肉。“持枪训练时,手一握枪就疼,做不好动作挨班长批不说,还让同班战友跟着丢人。还不如跑了算了,省得拖累大家”。听他这样一说,我倒对他增添了一份敬重,这叫“好汉做事好汉当”。和我所理解,所鄙视的“逃兵”,“胆小鬼”相去甚远。我为自己的“浅薄”感到脸红。。。和他们相比,我们应该知足了。当然,那一段“小事”并没有影响他后来成为一个好兵,因为手上的伤总是会好的。人适应环境的潜力,往往会超过常识。我为他感到庆幸,因为听说有人因为同样的“错误”被开除军籍了。只是他的名字不记得了。

当然,无论在哪国军队中。“开小差”都是绝不能容忍的!尤其在战场上,对胆小怕死,临阵脱逃者的宽容,就是对那些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的不公!听父亲说,当年和朝鲜过来的部队协同作战。消灭那些仍在深山老林里负隅顽抗的日军残部。狡猾的日本人听到有朝鲜人在喊,就集中火力向他们猛打。结果,有些家伙抗不住了,掉头就跑,把我们的防线暴露出来。喊也没用,根本听不懂,请示也来不及了。在那危急时刻,当即掉过机枪一阵横扫,也没把阵脚稳住,只好迅速后撤。父亲的腿就是在那次战斗中负伤的,当然我也一直没提过那位“好汉兄弟”。

30多年后,我的儿子在即将考大学前的一个周末,从学校回到家里。当问起考前的准备情况时。他吭吭叽叽地说,他的同学透露了一个计划。与其实力不足,勉强应付。考不上,还得另外四处联系"复读"。还不如索性现在就申请“保留学籍,休学一年”,既能准备更充分一些,也能省去很多麻烦.他的同学已经开始办了。晚了,名额就满了。若在几年前,我肯定毫不犹豫的予以反对。因为,对于从小受到准军人式教育的我来说.原则问题无须解释,到了成年时候,自然就会明白.如今,他已是17-8岁的"大小伙子"了.因此,简单的反对,已不可能解决问题,甚至会势得其反.再者,平心而论,他还是在"想方设法"地在向前努力着,只是他同学这"主意"有点"馊"! 动机还是值得肯定的。依我的亲身体会,跟这些"个性鲜明,不信权威"的80后的孩子们空讲大道理,只能是“自找没趣!”非得有让他们欣赏,服气,认可的东西才行!

由此想到,他与(他的)爷爷有如“忘年交”的感情。我讲了爷爷因为逃兵而受伤的故事。并提醒他,那个“主意”对他的同学可能不错!但是,对爷爷来说,这就叫“逃兵”行为!考场就是战场,高考就是冲锋!弟弟,妹妹就是跟在后面的“战友”!冲锋号一响,就是被打倒也要倒在向前冲的路上。这才是许家后代!不信,你可以问问爷爷。跟他商量一下....!

最终,他还是冲上去了!而且,经过自己在大学的选择和努力.他这个许家第五代"老大"也成了第四代党员! 如今,他又一次自己选择并在"水立方"旁边的"七星级"工程中,日夜加班地继续"冲锋"了! 为了实现他所认定的价值!为了让他的爷爷永远微笑!!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刷牙洗脸

一个小时的早操之后,回营房洗漱,整理内务。半小时后,再出来吃早饭(食堂设在分岔处的帐篷里,单程要走一刻钟,所以实际只有十五分钟时间)。回到营房,天已大亮,这才看清,房前有一排用水泥板搭的“长凳”,上面已放了一列缸子,牙具和毛巾,还有两桶从食堂挑来的水。(说是两桶,其实各仅半桶。那一半儿,看看留下值班的那位就知道了。只见他鞋子晶晶亮,裤腿咔咔响。还一迭声的“不好意思”呢!)

说起洗脸刷牙,那也是有学问的。首先要讲究顺序,必须先刷牙,后洗脸。如果错了,难免就得付点血的代价。只见一伙计,舀了一缸水(说是热的,那是半小时之前)往毛巾上倒了半缸,把牙膏挤到牙刷上,再搁在缸子上,就开始洗脸。(说起用水,因为当地是戈壁滩,干的掉渣,根本挖不出水。即使挖出了,也不能喝,碱味太大。只能用水罐车从几十公里外拉到食堂,再去人挑回来。优先保证人喝和做饭,还得保证施工浇铸混凝土大量用水。所以,洗脸,洗衣服,洗澡都被放到最后考虑。我们的新军装都是穿了至少一个月后,回到连队才第一次下水。记得当时每个人的军装从肩膀到胸前,下襟和袖口都是一片又黑又亮的油污。出操列队时,一眼看过去。。。倒也整齐!反正在没有外人的大山深处,没人计较,也就没人在乎了。都要打仗了,这算什么?!

从那时起,直至今天,尽管条件根本不同了,对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也不太在乎了。但是唯一不能习惯的就是随意用水,说重一点是心疼。有人曾开玩笑说:这是当年被干怕了!怕就怕吧,改也难了!

再说那位洗过脸后,把拧干的毛巾搭在肩上,拿起牙刷要开始刷牙。结果,连缸子一块起来了,半缸水又洒了一半。待他掰开牙刷,放到嘴里时,浇过水的牙刷和牙膏又和嘴与舌头冻上了,出于本能地往下一拽,结果不但牙刷不了,就连吃饭都困难了。

第一顿早饭

出了一早晨操,肚子已咕碌作响。真想来一碗热稀粥,再加几个馒头,这要求应该不算高。这样想着进到食堂,待看到大铝盆里的饭时,又一次。。。傻了!哪有稀粥啊?是一满盆小米干饭。大清早就吃干饭?够新鲜的!(几年下来,我已习惯了早晨吃干饭的规矩。这是由部队的性质决定的。吃过早饭,就要开始训练,值勤,各类公务都需要强体力支撑。往往不到中午就饿了。军队除了准时三顿饭,不可能加餐,更没有点心,小吃类东西预备着。不吃干饭根本顶不下来。所以,再干也得吃,这是任务!

我对此,可是有足够教训的。一次,奉命协助电话班,在戈壁滩上往军区架设电话线。吃早饭时,班长提醒大家一定要吃饱,并要带足中午的干粮。以防中午赶不上饭。。。那天早饭照例是小米干饭,根据经验,午饭就该是馒头了。因此,常常是早饭有意少吃点,等中午再补足。这倒不纯粹是嫌小米饭不好吃,只是顿顿都要喝很多水,肚子真的受不了。何况炊事班已把馒头准备好,每人五个,外加一块酱骆驼肉,正好一挎包。吃了一碗小米饭,两人一组扛上电杆铁锹,就出发了。从驻地向东边宁夏军区方向望过去几十里是一溜漫坡,看着很平缓。但实际走起来,坑坑洼洼,沟沟坎坎,空手走都不舒服,何况还得抗着六七米长的木头电杆,拎着铁锹,背着水壶挎包。。。就不那么省力了。尤其是两个小时,十几里地之后,加上太阳一晒,渴,饿全来了。结果不到中午开饭时间,我的挎包水壶已经空了。多亏两个班十几人在一起,互相匀了匀,才没饿趴下。另一次可就没这么幸运了,70年,部队刚从宁夏转场到陕西汉中,就是5。12地震灾区。为了帮助老百姓“抓革命,促生产”,从市里往郊区拉粪沤肥种菜。一人一辆粪车,就是南方常见的平板车上捆一个汽油桶,前边加个绳子套。一个人连驾辕代拉套,还互相竞赛,看谁拉的多,跑的快。这是部队的老传统,两个人以上就得赛。就得争第一,当先进。都是小伙子,赛就赛,谁怕谁呀?!结果三趟下来就不行了,心慌,出虚汗。。。饿了!可这次是单兵作战,只能在粪坑那碰头,这还得走很远呢。当时真连站的力气都没了,只好坐在马路边,最后索性侧躺在马路牙子上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帽徽,领章揪下来塞到口袋里,既不损军人形象,还显的挺悠闲。真是谁难受谁知道!

从那以后,我养成了无论饭菜如何,都要吃饱肚子的习惯。不论火候味道,不问原料作法,不分中餐西餐,也不管是国宴野炊。。。一律照吃不误,绝无“食欲”障碍。后来,还添了个吃饱即停,决不多吃的习惯。那倒不是本人有多高的“修养“,或如有人说的“保养有方”。而是因为后来调到机要电台工作,长期昼夜战备值班,收发电报。精神紧张,加上吃饭,睡觉时间不定,得了“神经性肠炎”。既不疼,也不痒,只要一吃生冷,或稍微正饭过量,立刻就得去“一号”,至少两三次才能停住。复员时还多给了200块钱补助费呢!后来,曾专门到南京军区86医院住院,转了几个科,换了多少药,一概不灵。除了“定时定量”,一旦“犯规就会挨罚”!真是没辙呀。不过,说实话,这些习惯倒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再说这小米干饭,也真是名副其实的干啊!用勺子盛时,能听见哗哗作响,刚吃到嘴里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沙子”。试着嚼下去,一粒粒地散到嘴里各处。嚼了几下后,感觉还是那样,几乎没啥变化。这得嚼到什么时候啊,索性咽下去吧,又都堆在嗓子眼儿那了。嘿!我就不信了。学着别人的样,一口米汤进去,问题解决了。后来,到炊事班“帮厨”才知道,部队做干饭与家里小锅焖不同。先把米下到锅里煮的翻花,然后用大笊篱捞到笼屉里放到锅上蒸,之后再倒到大盆端出去。这样做法据说有多快好省四大优点:多,上百人吃饭也可一锅煮;快,米倒下去,十几分钟就得,尤其是小米,粒小更易熟;好,用水煮完再蒸,不用担心“糊饭”而且耐饿;省,既省时又省火。就是不省牙啊!!

签到天数: 11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2-19 14: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下,兵心网08681.com不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