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兵网 -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4:03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化基层和社区建设。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强化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社联动”效应,完善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厘清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边界,深入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构建“政社互动”新模式。结合新农村建设,拓展新型农村社区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民政事务、综治警务、环境养护等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群众自治性组织作用,引导社区群众依法参与社区事务、财务和集体资产等管理。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坚持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职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注重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完善,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动政府部分行业管理、社会事务管理、技术服务等职能有序转移,建立健全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常态机制。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扶持发展一批示范性社区社会组织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支持行业协会一业多会,实现适度竞争、优胜劣汰。推动社会组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监督管理与自律管理制度,提高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公益服务和中介服务的能力。推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超过12个。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5:56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提高城乡居民素质
把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素质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持之以恒提升城乡居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心健康素质。增强人力资源观念,形成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互动提升的有效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集聚和人口潜能发挥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元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进市民积极参与学习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道,推进中高职衔接和职普沟通贯通,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引导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养一批科技素质高、职业技能好、经营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第四节 推进城乡法治建设
围绕构建法治中国建设先导区,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规范基层选举,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创新普法教育机制,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基层执法力量,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健全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扎实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推动基层法治建设整体水平提高。推进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大力兴办法治便民利民惠民实事,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6:45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增强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强化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创新城乡规划理念,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改善人文环境,建设资源集约高效、生活舒适便利、环境优美宜人的美好城乡。
第一节 强化产业就业支撑
坚持城市功能、产业升级与吸纳就业联动推进,科学确定城镇产业定位,推进产城互动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为城镇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就业支撑。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心城市“退二进三”,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服务业改革开放,破除服务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小城市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引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重要载体。小城镇主动融入周边城市产业链布局,着力培育特色化、规模化产业集群,走专业配套、差别发展道路,重点发展面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行业,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生活服务业便利化程度,增强对当地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第二节 创新城乡规划理念
确立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城乡规划理念,建立通过规划引导功能提升、促进转型升级的机制。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和形态,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制,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健全完善城市规划编制程序,推行城市规划政务公开,设立城市总规划师制度。推动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相互衔接,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加强地方人大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将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和离任审计,严格执行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7:22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建设新型城市
建设绿色城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和建设全过程,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污染排放标准和落后产能淘汰计划,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完善城市废旧商品回收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推动“城市矿产”、再制造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打造静脉产业园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化利用体系。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设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配电网络体系,加快新型通信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促进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和规模化生产应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完善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示范。严格建筑质量管理,实行建筑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积极推进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示范应用,大力发展和完善步行、自行车系统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出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合理拓展城市生态廊道,增加绿化轴线,建设开放式天然公园,提升城市绿地功能。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90%。
建设智慧城市。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构筑地理信息、智能交通、社会治安、市容环境管理、灾害应急处置等智能化数字系统,打造智慧城市群。加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宽带江苏”工程,推动云计算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城市要害信息系统和关键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城市宽带普及提速,实现城乡家庭百兆宽带接入网、无线宽带服务全覆盖,无线局域网服务覆盖主要公共场所。推动跨部门、跨地区共建共享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科学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统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系统,推行城市综合管廊,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外洪内涝防治体系,提高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抗震防灾标准,构建优质安全的市政公用设施网络。完善城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行社会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强对城市治安复杂部位的治安整治和管理。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7:56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人文城市。发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城市内涵,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充分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依托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禀赋,注重文化传承,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传承地域建筑文化,注重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与原有城市文化相协调的特色空间体系。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塑造多元、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品格。
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把大中城市培育成为区域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吸引配置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形成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创新企业集群。建设创新型园区,积极探索赋予高新区管委会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行政管理权限,依托园区建设一批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推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培育一批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建设省级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创建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加快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支持南京开展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提升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完善与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产业、服务、创新、集散等功能,增强城市对国际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为推进新一轮开放搭建更高平台。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开发、流动配置和管理服务机制,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依托重大国际展会、高规格国际经济活动,广泛开展城市对外交流合作,增强城市国际影响力。完善城市国际化标识,加强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商务氛围。完善国际友城合作机制,统筹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积极争取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增创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8:28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加强城乡文化传承和保护
充分尊重城镇和乡村在产业结构、功能形态、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优化城乡建筑设计,深度挖掘自然山水、地域文化、建筑传统等元素,融合文化保护和历史传承,保持各具特色的城乡风貌,使平原地区更具田园特色,丘陵地区更具山村风貌,水网地区更具水乡风韵。加强山水自然地貌保护和修复,深度挖掘历史遗产资源,注重延续城乡文脉,保存文化记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特色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推动旧城保护与适应性再开发,实现功能提升与文化保护相结合。注重保护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民间演艺、传统体育和节庆文化,逐步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创新城乡文化传承和保护体制机制,健全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及管理,完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责任追究机制。
第五节 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实施蓝天工程。严格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可吸入颗粒物和微细颗粒物综合控制。全面实施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脱硝工程和除尘设施提标改造工程,深入开展工业废气治理。严格落实城市扬尘控制措施,加大机动车尾气管控力度,加快推进油品升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比例不低于72%。
实施清水工程。加强太湖等重点湖泊治理,坚持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并举、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并重。集中整治入江入海入湖河道,保护好长江母亲河,建设好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通榆河、望虞河等“清水走廊”。推进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加强扬州“七河八岛”等沿线区域生态建设,提高引洪排涝能力和区域环境质量。加强城乡河道综合整治,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与处理率。协同推进市、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整治,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生活饮水同网、同质、同城标准。加快推进城乡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协调城乡防洪排涝、引调水工程建设,提高城乡水利综合保障能力。加强重点工业行业水污染控制,推进重污染行业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重点实施城市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到2020年地表水好于III类水质的比例达到66%,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实施绿地工程。持续推进植树造林,突出抓好江河湖海生态防护林和绿色通道建设,提高林木覆盖率。加强城镇绿地、绿廊建设,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村庄绿化格局。全面调查摸清土壤污染状况,重点推进工业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的修复,减轻土壤污染负荷,全面改善土壤环境。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湿地保护率。到2020年林木覆盖率达到24%。
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整治环境薄弱区域脏乱差和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规范管理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市容市貌问题,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农村改厕,深化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逐步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区)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置运作模式,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服务向乡镇、村延伸,提升城乡垃圾收运、处理和管理水平。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8:57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篇 体制机制
第九章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围绕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规范城乡开发建设行为,统一城乡要素市场建设,促进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在城乡间平等交换、自由流动配置,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突出主体功能区导向。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引导不同类型城镇差别化发展。优化开发区域注重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空间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引导城市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发展,显著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重点开发区域注重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重点中心镇,突出集中集聚集约开发,增强吸纳要素和资源的能力,提升对广大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限制开发区域注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在全省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工业向有限区域集中布局;禁止开发区域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开发强度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考核等政策。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城乡统一的商品流通、市场监管、标准制定、社会保障等制度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创新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建设,允许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引导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其他城市投资者到农村创业。
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改革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体制,持续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各类空间,实现产业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有机衔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生产向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延伸,增强城乡产业联系,构筑城乡互动产业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水电路气等各类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以市、县为单位制定并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多元化供给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均衡配置。把农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推动城乡各类基本保险制度全面并轨。健全城乡社会管理体系,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增强农村社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9:23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制度改革
创新完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全面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对所有外来人口以居住地登记为准统一实行居住证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以稳定就业或可靠收入来源、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条件的居住证发放制度。推行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待遇挂钩,实现户籍人口以户口登记证明为准、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准,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建立健全人口信息登记管理体系。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制度,进一步改进人口普查方法,健全人口变动调查制度。按照联网对接、共享使用、提高效率的原则,分类完善各类人口信息系统,推进人口信息概况、人口信息查询或交换、人口信息分析、人口信息采集管理等共享应用。加快构建集居住登记、房屋租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缴税收费等服务管理功能为一体的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到2020年实行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依法记录、查询和评估人口相关信息制度,为人口服务管理提供支撑。
建立健全城镇常住人口服务管理机制。适应新型城镇化对转变人口工作职能的要求,强化人口信息、人口政策规划与人口服务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职能,建立完善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统计、考核、绩效评价等经济社会管理工作机制。把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统一纳入服务管理范畴,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总结省内外完善人口服务管理制度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推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向社会化、社区化、法制化转变,形成以房(业)办证、以证服管、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1:59:49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机制。严格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提高城镇建设使用存量用地比例。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方式,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规模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适度增加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的小城镇用地。合理安排生态用地并适当提高比例,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价格。
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提升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强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和开发强度标准设定的双约束,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当提高工业项目容积率、土地产出率门槛,探索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建立健全规划统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发挥政府土地储备对盘活城镇低效用地的作用。加强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力度。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健全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逐步对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拔。规范和优化土地收益支出结构,土地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使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投入。
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鼓励引导有条件地方的农户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社会保障和城镇住房。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严格执行宅基地使用标准,严格禁止一户多宅。保护农民合法土地权益,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签到天数: 1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2:00:11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依法保护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落实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平台和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探索建立统筹规范可持续的区域征地补偿制度。
强化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统筹耕地数量管控和质量、生态管护,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国家对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要求,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基本农田管理,完善基本农田永久保护长效机制,强化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整理复垦监管。
第十二章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
建立符合省情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保障性住房筹集和使用方式,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各类保障性房源统筹建设、分类管理,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要保障方式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完善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因地制宜增加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有序推进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探索将稳定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编制城市住房发展规划,确定住房建设总量、结构和布局。完善住房用地供应机制,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优先安排政策性商品住房用地,合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严格控制大户型高档商品住房用地。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信息联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