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网分享: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成功故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29 11:51:44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 2001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宣布从 2001 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军转安置方式。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军转安置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表明军转安置工作延续多年的指令性计划安置的单一模式被打破,将有一批符合条件的转业干部放弃政府计划安置,以自主择业的方式走向社会。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要同计划分配军转干部一样重视、一样关心、一样爱护,不仅要认真落实他们的各项待遇,而且要做好经常性的管理服务工作,尤其是要积极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 。 2001 年 8 月,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等 13 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印发了《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退役金发放管理办法》。我省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非常重视,起步比较早, 2002 年率先出台了《黑龙江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暂行办法》,并先后制定了《黑龙江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档案管理暂行办法》、《黑龙江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服务工作程序》、《黑龙江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守则》等配套措施。省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积极适应性形势,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以加强就业培训,提高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择业技能为突破口,不断完善管理服务工作,为他们择业创造条件,推动更多的军转干部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推动有中国特色军转安置制度改革稳步发展。我省的经验和做法先后被《中国人才》、《前进报》等刊发。目前,我省已安置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约 3 , 200 名,一批又一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顺应时代潮流,锐意开拓进去,尽展军人风采,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践表明,广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我们这里选编的 12 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只是这个群体的缩影,他们当中有刻苦专研,发明创造获国家专利的“发明家”;有盘活资源,创办工厂,让下岗工人重燃生活希望的“带头人”;有不怕挫折,投身商海敢打善拼的“弄潮儿”;有转变观念,放下架子,立足平凡岗位实现自身价值的“管理员” ------ 。从他们创业的事迹中,可以感悟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抢抓机遇,迎难而进,奋勇争先,在不同的岗位上当好时代先锋,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做出新贡献。
扬起下岗职工的生活风帆
在不久前召开的佳木斯市创业明星表彰大会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崔文志被评为全市十大创业明星标兵之一。
2004 年初, 崔文志选择自主择业的初衷,就是想干点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妻哥说起佳木斯纺织厂下属的福利面包厂倒闭厂房空置着, 200 多职工也下岗了。崔文志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用这些闲置资源,做做文章,如果成功了也可以让下岗的职工重新上岗,不仅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点贡献,减轻政府的压力。经过可行性论证,军人的作风没有变,崔志文说干就干,有关方面也是大力支持,短时间内,相关手续就办妥了。
崔志文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靠着近 20 万元的转业费和从亲朋好友到处借来的钱,车间被清理了出来,机械设备买了回来,工厂正式挂牌生产面粉与挂面。
周边的下岗职工陆续被招进了他的厂子。厂子开工那天,望着已经好久没有动静的厂房,一些下岗职工坐在工作台前,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位已经下岗 3 年的女工,领到第一个月 500 元的工资时,高兴地说:是崔厂长给了我生活的信心。
崔文志在企业的管理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手下的员工至情至理的关爱。一为姓焦的老工人被招进厂,干了两个月后,提出让自己的儿子也进厂工作,崔文志同意了。待爷俩干了三个月后,又提出预支 4000 元工资。崔文志就来到这位老工人家中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工人的妻子患有精神病,还有两个孩子没有工作。他借钱是想买台四轮车,想靠它拉脚为生活填些进财之道。尽管崔文志刚刚站稳脚跟,资金也很紧张,还是为他们预支了 4000 元钱。以后每到年节, 崔文志总要为他家送去米、面、副食等慰问品。大年三十的晚上,崔文志在厂里和职工们一道吃饭,为所有的女工买来了衬衣。让大家体验到大家庭般的温暖。在厂子工作的下岗职工,崔文志都要给他们过生日。买来生日蛋糕,做 6 个菜,其中有两个菜是职工自己点的。
工厂开工一年后,产品打开了销路,工人的日子也好过了。一位下岗职工说,前几年我们下岗,生活陷入窘境,是崔文志又让我们重新上岗,坚定了信心,跟着当过兵的人干,我们心里踏实。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1:52:05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明发明获专利
2005 年春节过后,一个好消息传到了汤原县,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李明研制的“小康 1 号”小型大豆联合收割机获得了国家专利,他三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得到回报。
2003 年末,李明从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转业时,放弃了计划安置的机会,选择了自主择业之路,回到了老家汤原县。转业前,李明曾在部队农场干过六年。在工作中他发现,大豆收割市场上普遍使用的是大型联合收割机。面对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格局,大型联合收割机数量总是有限的,谁先收、谁后收,收割质量好坏等,农民都无法控制。而且偏远、小的地块大型机械都不愿去或进不去,农民迫切需要一种地价格低、效果好的小型收割机。在部队农场时,李明就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进行过研制,可没有成功。自主择业后,他下决心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一定要研制出适合农民使用的小型收割机。从此,他便日夜与他心中的小型大豆收割机为伍了。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1:52:46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李明是大连陆院毕业的本科生,但学的是军事,毕竟“隔行如隔山”,有点基础,也是在部队农场时鼓捣的那点东西,还远远不够。一切从零开始,李明边干边学,还先后到过勃利、萝北、海林、哈尔滨等地研制和正在研制这种机器的厂家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明终于设计出了图纸,他到建三江找了工厂,花钱制作了三台样机,每台花费 7000 余元,产品出来后由于质量不过关,只好当费铁,每台卖了 200 余元。后来,他又找到一个小铆焊厂开始了研制,这次他将自己研制的机械命名为“小康一号”,样机生产出来后,为了进行实验,他又在四丰乡向村民租了两垄地大豆进行试验,不断更新。
李明的行为得到了汤原县领导的支持,为他找来了空房作实验基地,李明又雇了两名工人。去年一年的时间,进行实验的攻坚战。白天黑夜的干,李明手上被砸得伤痕累累,产生终于成型了。为了保证质量,他在父母家的地里实验,一遍遍地来。附近的农民看到了试验效果,得知他的“小康 1 号”申请了国家专利,都十分高兴,有的主动找上门来要订货。为了研制收割机,李明投入了 13 万元,这几乎是他的全部家中。可他始终无怨无悔 : “我的专利给我 100 万元也不会卖的,我要让老百姓在我这里得到实惠。”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1:53:22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佳木斯市广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于 涛
在佳木斯广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大厅,坐满了委托方和客户。随着拍卖锤落的声响。标志着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于涛创办的拍卖公司,正式闯进了拍卖市场。
2005 年初,时任某部医院政委的于涛从部队转业了,按条件他既可以计划安置,也可以退休,但他却选择了自主择业,想自己干番事业。经过充分的市场考察后,他认定了拍卖市场。
拍卖公司在佳木斯市只有两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资产流动不断加快,拍卖市场越来越大。于涛凭着军人特有的敏锐和机智,注意到了这里潜在的商机
为了获得从业人员资格,他自费到浙江省参加了第七期拍卖人员培训,并获得了从业人员资格证。那时,他对拍卖市场并不熟悉,也没有经验。为了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经与浙江广源拍卖有限公司协商,在佳木斯设立了办事 处, 承接一些拍卖业务,于涛开始用“借机生蛋”,用军人的胆识和勇气闯起了市场。
他调动战友、朋友的关系承揽业务,也得到了市人事局、自主择业中心、商务局领导的鼎力支持。没多久,一笔笔业务接踵而来,他先后与浙江广源拍卖有限公司合作,拍卖了 200 余万元资产,受到委托方、客户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初试锋芒,不仅使于涛摸索到了经验,也坚定了从事拍卖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他开始筹建自己的拍卖公司。首先,在市区繁华地段,租用了 400 余平方米的场所,设置了市场研发部、售后服务部、拍卖业务部、咨询服务部、评估鉴定部等机构,购置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并制定了“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诚信原则,以向委托方和客户提供双向服务,面向社会,发挥协调、服务的功能,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拍卖中介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公司发展目标。
经过于涛的不懈努力,2005年,黑龙江省商务厅批准“佳木斯广源拍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不久,市政府又批准为市公物处理拍卖业务定点承办单位,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中心指定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技能培训基地”。市自主择业中心领导,把他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帮助他联系了一笔又一笔拍卖业务。
为了创新经营方式,他采取强强联合的拍卖运作方式,先后与北京、浙江、哈尔滨等多家拍卖机构达成合作协议,对大型企业拍卖和大宗物资的处置,采取联合拍卖,形成内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并从中吸取先进管理经验。于涛深知人才是创业的根基,本着“以人为本,举贤任能,唯才是用”的原则,他广泛吸引优秀人才。现在公司拥有注册拍卖师 1 名,拍卖从业人员 5 名,房产经纪人 3 名,会计师、房产估价师、车辆评估师及机械鉴定师各 1 名。高素质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涛并没有满足,他现在刻苦自学法律、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要考取全国注册拍卖师,还要考取资产评估师。“到时候,我要把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拍卖的锤声,敲的更响。”于涛如是说。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1:54:12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延伸的绿色
“现在干点事确实难,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多用心,善琢磨,看似难的事,其实,也容易”。这是,同江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王勤国的创业感言。
2002 年,王勤国脱下了一身心爱的橄榄绿,走上了自主择业路。
开始时,他也很茫然,不知路该怎样走?才 40 多岁,总不能在家呆着,应该干点事。凭借着在同江市工作时间长、人文地理熟悉的优势,王勤国开始在转悠开了。他见商店就钻,见市场就进。同江市周围的农场、农村,熟悉的、不熟悉的地方他都去。与农工和老乡唠家常。看似简单的这么一跑、一唠,可王勤国心里就象开了一扇门,一些模糊的东西开始清晰起来:同江市正在建设生态城市,绿化必然是一项首要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花草树木,在市郊找一块闲置地,租下来,办个苗圃,不仅能解决同江市绿化之需,而且自己也有了创业的天地!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1:54:35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样,一个建苗圃的方案,在他的脑海中构画出了基本的轮廊,剩下的就是找资源!为了稳妥起见,他先请教了林业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和技术咨询,得到的是:项目可行,品种勿滥!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协调,终于签定了 5 万平方米的土地承租协议。当年开春,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栽种了 6 万株生态杨树和 4 万株观赏柳树。没想到第二年树苗出手时,竟然是供不应求!不仅收回了成本,而且还赢利 5000 多元。等到所有树苗卖出后,一下子净赚了 5 万元!
锋芒小试,王勤国认定了这个理:“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随后,他又考察并根据同江市场的需求,开了一家五金建材商店,安排了一名下岗职工和一名待业人员就业。
学会了游泳,就敢在大海中搏击!
初步摸着了市场的“脾气”。他根据佳木斯市流动人口较多的实际,又投资在市区繁华地带,购买了 150 平方米的门市房,开了一家旅店,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他又将自己这几处买卖进行了组合,成立了“国晟园林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园林开发。但启动资金遇到了困难。市自主择业管理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市里有关部门解决了2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王勤国实现了扩大再生产。 2006 年 2 月,王勤国被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业明星。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1:56:14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海弄潮竞风流
——记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哈尔滨市“农家乐”饭店经理 周宝刚
周宝刚,一位在黑龙江边防线上当了 23 年兵的副团职转业干部, 2001 年主动放弃政府安置,自主择业创办了哈尔滨市“农家乐”饭店。两年后,饭店发展成为拥有 6 家连锁店,一家绿色食品基地,总资产达三百多万元,年营业额一千多万元,上缴利税一百二十多万元的集团企业。周宝刚也被评为哈尔滨市南岗区先进个体户,南岗区个体劳动者协会清滨分会副会长。大庆晚报、黑龙江电视台、《中国转业军官》杂志分别报道了他的事迹。 2006 年 2 月被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业明星。
选 择
周宝刚转业前任佳木斯市郊区人武部副部长,与区里上上下下的关系比较熟,找个理想的工作不成问题。可 2001 年组织上确定转业时,他却另有选择:自主择业,到市场中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周宝刚在部队当过连长、助理员、团后勤处长,丰富的阅历练就了他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性格。特别是在人武部工作期间,经常参与地方一些工作,对地方的情况比较熟悉。这些都是他创业的优势所在。再加上时代提供的好机遇、好政策,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自主择业干什么?当时周宝刚心里也没底。也巧,一次他出差去大连市,战友们请他到“农家饭庄”吃饭。这是一家以经营东北农家风味为主的饭店,生意十分红火。一位战友对周宝刚说:“宝刚,不行你就在佳木斯开一家这样的饭店,肯定能赚钱。”战友的一句话启发了周宝刚,如果开一家以经营东北农家风味为主的饭店,不仅符合地域饭食习惯,也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阶层。而且佳木斯市当时还没有这样特色的饭店。何况家里六口人,父母都已退休,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已下岗,爱人单位也不景气,正好把他们组织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市场如战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周宝刚暗自下定了决心。他耐心地说服了父母和爱人,放弃进政府机关安置的机会,丢掉令人羡慕的副团职干部身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跨 越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1:57:42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心下了,方向定了。周宝刚把家里人组织起来进行了分工,有的去农村挖掘传统菜肴,有的去搞市场调查,有的去寻访名师。自己则到书店买来市场经济知识和餐饮方面的书刊和光碟,如饥似渴地研读起来……。有志者事竟成。 2001 年初,投资 11 万元的“农家乐”饭店在佳木斯市开业了。由于特色突出、价格适当、服务热情,生意十分兴隆,很快有了知名度。甚至出现了顾客冒雨打伞在外面等空位的火爆场面。初获成功,周宝刚决定到外面闯一闯。经过一番考察论证,他把饭店交给弟弟经营,来到哈尔滨市开辟新天地。在南岗区先后开了两家“农家乐”分店。很快打开局面,顾客络意不绝。他的一个战友出差到哈尔滨,听说周宝刚开的饭店挺有名气,便故意没让他接站,下了火车后,叫了一辆出租车,说要到“农家乐”饭庄,没想到司机还真把他送到了地方,使他很服气。市场经济风浪潮起潮落,扬帆起航不会一帆风顺。 一次失败的教训,使周宝刚深刻感悟到要实现从一名军人到一名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转变,需要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当时,哈市的一家企业看到他经营的饭店很有特色,效益又好,便决定与他联合到北京创办分店,双方商定投资 100 万元。事后,用周宝刚自己的话说,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就答应合作。前后也只去了两次北京。记得当时从别人手中接兑饭店时,对方要价 46 万元,一分钱的价格都没讲。而且从接兑到交上订金还不到两个小时。饭店刚开业不久,就接连发生了几件让周宝刚感到莫名其妙的事。一次,一位客人嫌菜量太大,没法动筷,硬是让服务员每道菜分走一半,表示钱照付。还有一次,服务员热情地向客人推荐饭店的特色菜“杀猪菜”,桌上的一位女士突然发怒,冲着服务员大喊:“饭桌上你总说杀猪,多恐怖、多恶心哪!这顿饭我们还能吃了吗?”说完起身就走。就这样,饭店惨淡经营了不到一年就关门了。为什么在北京经营的饭菜、管理的模式和哈尔滨没什么两样,可结果却不同呢?周宝刚陷入了反思:“对市场规律认识不足,忽略了哈尔滨人和北京人在生活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才导致决策上的失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老老实实从头学,先当徒弟后当师傅。”周宝刚反复这样告诫自己。他有自己学习的三招:一是多读书。他订阅了《中国烹饪》、《餐饮世界》、《美食》和《农产品市场周刊》等杂志,学习餐饮技术和管理知识,掌握市场信息动态。二是拜师求教。他主动与一些经营餐饮业比较成功的人士接触,虚心向他们请教,求取饭店经营与管理方面的“真经”。三是走出去。每年周宝刚都拿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外出考察。走遍了东三省和自己经营风格相似的饭店,广州、成都、上海、西安、山东、江苏等地也去过。还为了一道菜专程坐飞机去了一趟大连。这些考察活动,开阔了他的视野,提高了管理能力,经营理念也有了新飞跃。
创 新
创新管理可以说是周宝刚在市场中站稳脚的一个法宝。他常把孙子“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之道,用之企业,加强管理,循规经营,在创新中发展。饭店员工大多来自农村,年龄都不大,文化水平,观念上都存在很多先天不足。他们走出农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打工挣钱。针对这些特点,周宝刚借鉴了部队管理工作的一些经验,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把员工责、权、利统一起来,与奖惩挂钩。同时,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与他们平等沟通,尊重他们的人格,让员工体会到自己不是一个单纯的打工者,企业的兴衰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增强了责任感。对员工,周宝刚始终让他们感到饭店就像一个的温暖的大家庭,不管谁有什么困难,都尽力帮助解决。让本人安心,家里人放心。员工高士忠,他爸爸去世后,妈妈改嫁,把他送到了爷爷家,不久爷爷也去世了,他刚十七岁。经人介绍,周宝刚把他留了下来,当亲人一样看待。逢年过节,把高士忠领到家里一起团圆。努力给他创造条件,让他有一技之长。现在高士忠已经是月薪 2000 多元的厨师长了。还是员工们自己的话说得形象:“在‘农家乐'工作,天天乐哈哈。”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饭店的经济效益,个人也得到了实惠。顾客到饭店来,就是享受 可口的饭菜和周到的服务。只有不断更新完善,顾客才会感到有新意,尽而达到满意。这方面周宝刚更是个“有心人”。他经常到别的饭店吃饭,发现对自己有启发和帮助的就认真记下来。一次,在一家饭店吃过一道菜,味道很不错,回来后,他就带着厨师试着做,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先后几次那家饭店,终于从老板口中知道了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他又改进了制作工艺,使其更富特色,成为始终受顾客欢迎的特色菜。餐饮业竞争非常激烈,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不断壮大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周宝刚从一些知名品牌的经营模式中受到启发,走出了一步步抢占市场制高点的高招:
以具有浓厚东北特色的哈尔滨“农家乐”为龙头,跨地区搞连锁经营,滚雪球似的发展。先后大庆市、依兰又开办了 3 家分店,厨师和原材料由哈尔滨总店负责,每年向总店缴纳一定的费用,其它由各分店自主经营,初步形成了集团经营规模。积极向国家工商局申请“农家乐饭庄”专利注册,使这一无形的资产得到法律保护。
投资三十多万元创办了多功能的绿色食品基地,并冠名“黑土家园”,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与弘扬黑土文化相融合的新的创收源。
投资 10 多万元,对企业进行重新策划与包装,树立新形象,形成品牌效应,让“农家乐”走向全国。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2:00:47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政委到管理员
在佳木斯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人们都知道三包站有个正团职管理人员,他就是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原佳木斯市东风区人武部政委李鸿超。
一提起他,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有人说:“李政委,行。是个当过兵的人”。也有人说:“李师傅,好。真能吃苦”。还有的说:“老李,讲义气、够哥们”。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2:02:48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2003 年 8 月,刚脱下军装不久的李鸿超,来到了全省东部地区最大的农机流通企业——佳木斯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参加企业的应聘。接待他的领导说:“你是团职干部,行吗?”言外之意是说,我们是民营企业,怎么安排你?李鸿超诚恳地说:“我来这里既不要职务,也不计较工资待遇多少,只要你们接纳我,让我干点具体活就行”。
在场的人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有人问:“你到这来应聘图个啥?”李鸿超略有所思地说:“我啥也不图,图的就是想证实一下自身价值。这种价值既不是当多大官,挣多少钱,而是看能为社会做多少贡献”。
大家都为他这片诚挚的心感动了。就这样,李鸿超以每月 500 元的工资,当上了三包站的一名普通员工。
三包站主要负责公司经销的 12 个重点厂家售后服务、零配件更换等。由于公司经销的有农用耕作机械、道路运输机械、粮食和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等,厂家多,品种和规格又不一样,工作量很大。刚开始,他从接发传真、登记造册、各种零配件归类 等基础性工作做起。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向同事借来一些相关书籍,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有时,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他不耻下问。虚心向工人师傅请教。很快就熟悉了业务,进入了角色,赢得了大家的信任。领导就把站务管理、三包结算、索赔和接货、发货的工作交给了他。从此,他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也更忙了。
在李鸿超的作息时间表上,没有节假日。无论是数九严寒的隆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他都要到火车站接货。加班、加点装集装箱,领件、发件、运件一干一天,毫无怨言。有一次,厂家急需把更换的配件返厂。当时已是下班时间,他二话没说,马上清点货物,送到火车站。为了使返厂的货物各种规格不混,他就当装卸工,一件一件装上车。整理好货物,已是深夜 11 点。第二天早上,领导得知情况后,用敬佩的目光看着他说:“老李呀,你真是头老黄牛”。
李鸿超这位正团职干部,以他自己无私无畏、踏踏实实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公司领导和员工们的一致好评,不久,他被提升为三包站站长,月薪1200元。
李鸿超以一位退役军官的风采,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身价值,为社会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