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记甘肃省天水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刘建昌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2-17 2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归与超越”的绿色恋曲

——记甘肃省天水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刘建昌


           二十五年前,一个绿色的梦想让他告别了农村祖祖辈辈耕种劳作的贫穷土地,穿上了向往已久的绿军装;六年前,他服从组织的安排,离开了心爱的军营生活,并放弃政府安排工作的机会,走上了一条自主择业的道路;四年前,他再次与绿色结缘,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办起了绿色生态农业企业,成了家乡人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两次重大考验和前进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他用自己军人的本色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奏响了一支“回归与超越”的绿色恋曲!他,就是天水预备役旅司令部原军务科科长,现为天水市麦积区东林甲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刘建昌。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2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军营,农家子弟再次回归“农门”

    1968年12月,刘建昌出生在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中。1987年高考时,他不幸名落孙山,失去了父母所期待的通过上大学“跳农门”的机会。当年10月,他怀着儿时的梦想,毅然决定报名参军,并顺利通过体检政审,走上了从军报国之路。

    在部队服役期间,刘建昌特别珍惜自己的军营生活。他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参加训练,体能、技能、智能得到不断提升,多次被上级评为训练标兵和优秀士兵,获得单位首长和战士们的广泛好评,还当上了班长。1990年9月,刘建昌终于通过自身的勤奋学习和不懈努力,被西安陆军学院录取,毕业后成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并历任排长、连长、参谋、科长等职。他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当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为单位建设和部队发展的骨干力量,多次被上级表彰为“优秀带兵干部”、“一对好主官”、“优秀机关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前后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2005年12月,正当刘建昌的部队生活得心应手时,适逢部队大裁军,组织上决定让他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突遇人生道路上的这一急刹车,刘建昌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但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他知道什么叫“大局”;作为一个经受部队大熔炉千锤百炼的革命军人,他知道什么叫“服从”。刘建昌很快接受了组织的这一决定。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工作,二是走自主择业这条道路。他经过深入思考和认真权衡,觉得地方政府工作岗位紧缺,即使自己挤进去,不仅会造成地方政府安排工作的压力,而且还有可能被放在闲职岗位上,这对于已经习惯个人奋斗、正值年富力强、一心想有所作为的他来说,那简直就是面对未来的慢性自杀。毫无疑问,他选择了自主择业这条道路。

    回想这五年来的自主择业之路,刘建昌走的并不平坦。他离开部队时,妻子因企业改制下岗在家,家庭的生活重担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为了生活,他给一些私人老板打过杂、站过柜台、跑过销售,还给一些大公司当过办公室主任、保安部经理和部门负责人,但都因种种原因,时间很短、收效甚微。当然,他自己也摆过地摊、经营过门市部、开过专卖店,由于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市场信息的原因,着实让他吃了不少苦头,赔进去了一批又一批资金。

    2006年12月,刘建昌在一家连锁企业的指导下,筹措14万多元开始做起了服装生意,并很快获得了收益。正当生意越来越红火时,刘建昌突然做出了一个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把经营不到两年的服装生意转手让给了他人,自己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与家乡人民打成了一片,将投资的目光最终锁定了祖祖辈辈耕种劳作的贫穷土地。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播种绿色,昔日军中铁汉走出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

    原来,自幼饱受贫穷之苦的刘建昌,对家乡人民的现状有着深切感受。人多、地少、自然条件差是造成当地人民穷困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家乡人民能尽快富起来。不可否认,他走上自主择业这条道路,其中就包含着想为家乡人民做点贡献的想法。只是迫于自己的知识经验、经济实力和投资农业的风险性,他没有立马去做。

    刘建昌经过多方调研和现场勘察,发现自家房后的那座大山极适宜果树栽培和特种养殖,加上国家对农业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再如果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农业高科技项目,一定可以让个人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并完全有可能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2008年8月,刘建昌开始在自己的老家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了一批元帅系列的“首红”苹果树。同时,他还购置了1头秦川母牛和2头西门塔尔母牛,尝试着在苹果树幼苗生长期间种植草料进行特种养殖。为了起好这个步,刘建昌东借西借筹措运转资金,全家人包括他的老父亲和老母亲都整天吃住在园林基地,帮助照看养殖场。一年之后,他的养殖场扩大到了30头肉牛的规模,但由于草料的生长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肉牛的养殖出现了困境。2009年3月,刘建昌有一次外出办事,两头西门塔尔母牛正好同时产仔,他父亲急得跑了这边忙那边,终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父亲的意外离去,让他突然感到家中已经失去了一根大梁,快要塌下来似的。幸好多年军营生活的磨练,早已造就了他顽强的个性,使他最终挺过了这一关。

    2009年5月,刘建昌决定听从朋友的意见,再次改变经营方式,暂时退出了养殖行业,用腾出的资金,动员和鼓励了5户农民,与他们合伙成立了天水市麦积区东林甲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被推选为理事长。他们的合作社位于麦积区三阳川南山万亩优质果品基地的中心地带渭南镇,距天水市城区5.5公里,由于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引起了当地村民对自身发展前景的期待。因为看好合作社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收益,许多村民对参加合作社明显持积极态度。但毕竟乡亲们太穷了,最好的社员入股也没有超过1万元,更有甚者入股不足100元,入社更多的只能体现在土地入股上。对此,刘建昌充分理解并给予尊重。一年后,附近5个村128户农户相继加入合作社,入社成员突破了500人,果园面积由当初的100亩,先后突破了500亩、1000亩和2000亩三个大关,其中种植优质核桃超过了1400亩、优质苹果600亩、苗木繁育基地100亩的规模。同时,合作社还采取立体种植方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了黄苓、款冬花、党参等中药村730余亩。昔日军中铁汉终于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奋斗,在自己家乡贫穷的土地上踏出了一条艰辛的绿色创业之路。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21: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获希望,军人本色在农村大舞台尽显人间风流

    随着合作社规模的越来越大,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诸如人员管理、制度建设、资金保障和技术服务等问题当时还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这时,刘建昌的合作社引起了天水市及其麦积区政府的高度关注。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涉农企业,政府看好该合作社在解放农业生产力、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组织群众共同发家致富的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7月以来,天水市军转办根据市、区两级政府的要求,特意安排刘建昌先后参加了由农业部组织的3次全国性培训会和省市组织的5次优秀合作社现场观摩会,这让急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他看到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有了更加先进的合作社发展方向、经营理念、企业模式和管理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他发展大型现代农业高科技合作社的底气。

    由于涉农企业普遍存在着投资大、周期长和收益慢的问题,随着刘建昌经营的合作社不断走向发展壮大,对资金的需求缺口也越来越大。为此,他曾经以个人和其亲戚三套房产证作抵押,向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银行贷款100万元用于合作社的正常运转,但这笔钱只支撑了不到半年就很快所剩无几。2010年7月,当地政府在了解到合作社的资金困境后,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先后按照国家对涉农企业扶持的规定,给予了130多万元的鼓励性补助,并积极协调有关银行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刘建昌利用这些资金陆续建设完成了果园基地内区域性节水灌溉工程1处和总容量350立方米的蓄水池3座,铺设了6000多米长的田间主管网,使管网覆盖果园面积达到了85%。这不仅对果树生长及林下经济作物增产增收起了保证作用,同时又为周围农户抗旱生产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1年10月,合作社在高科技服务保障方面有了坚实的后盾,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与其合作建立了产、学、研为一体的果品生产示范与推广培训基地,林学院的专家教授定期深入示范基地进行调查研究和开展培训指导服务工作,并先后选派10多名就读大学生在基地开展测土取样、病虫害监测、预防与鉴定等科研工作。同时,合作社还与深圳富巍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果园基地安装了100台太阳能杀虫灯,为打造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基地果园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使合作社“节能、环保、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真正付诸实施。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21: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越自我,转业军官成了乡亲们心中的“绿色”明星

    合作社组建三年来,获取的第一笔10万余元销售收益是今年苗木繁育基地产出的100亩果树苗的销售收入,今年年底林下经济套种的730余亩黄苓、款冬花、党参等中药村还将带来80余万元的纯收益,并按照国家惠农政策的有关规定,社里还将享受140余万元的政府补助。未来三年,合作社将真正进入赢利期,社里种植的2000余亩绿色优质苹果和优质核桃等果树将陆续到了挂果收获期,加上林下经济药材的收入,预计明年会突破500万元,人均社员家庭收入也将超过4000元。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入社的农户在刘建昌的带领下积极接受着社里提供的技术培训、果园管理、病虫防治及新品种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也分别从事着果树种植和苗木繁育等工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更新着个人的思想观念、提高着自身的能力素质、改善着家庭收入的状况。同时,合作社每天有30至50名附近村民就近到基地打工,人员日工资都超过了50元,在缓解社里用工难题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刘建昌在成功塑造自身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他既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更是一名军人出身的共产党员。他在企业资金运转特别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也要为当地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他在组织社里的基础设施建设时,自掏腰包,动用大型机械设备为附近村庄修建了2000米农路和2座桥梁。去年,他所在的村委会组织文艺演出,他带头捐款,承担了较大一部分演出费用。今年中秋节期间,他亲自带领社里的领导班子,并带上慰问品,看望和慰问了40余户孤寡与留守老人。

    当前,谈起合作社未来的发展之路,刘建昌用豪情、稳健、自信的言语表达了他的想法:有国家的惠农政策扶持,他的合作社始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通过土地流转和社员土地入股的方式,让果园总种植基地面积达到4000亩、发展优质核桃2000亩、苹果1000亩和中药材、花卉等特色种植1000亩的规模,并充分利用立体种植和特种养殖的方式走好高效循环农业发展路子,力争2015年使合作社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和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的目标。

    如今的刘建昌成了当地村民崇拜的“绿色”明星。因为群众因他而收获了“希望”,也因他而寄托了“希望”,希望能继续在他的带领下取掉祖祖辈辈的穷根,搭上祖国小康生活的幸福列车。无形中,刘建昌在改变自己、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也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体现着当代转业退伍军人最核心的人生价值,那就是把人民永远放在心上!(通讯员  牛怀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3 07: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另外,如果你喜欢兵器模型,那么就上兵模网www.81.gs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3 08: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兵网aibing.net建议大家共同来关注此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8-13 15: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08681.com兵网营区环境内,让我们支持楼主,我们共同来盖楼吧!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29 03: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好的军旅故事,八一故事网www.81.gs不错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5-11-29 0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新闻由aibing.net爱兵网编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