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台湾当局陆军的基本情况简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24-4-10 2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兵心网乐无声播报消息:台湾部队的情况如下!

台湾当局陆军的前身是中华民国陆军,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形成台湾当局陆军。

台湾当局陆军主要作战部队可分为战斗部队和战斗支援部队。战斗部队是指直接参加作战的部队,包括步兵(含徒步、机械化和空降步兵)、装甲兵、骑兵(含乘马、乘车、装甲和空中骑兵),以火力与机动,杀伤或俘获敌人,夺取并控制地域。战斗支援部队是给战斗部队以作战支援之部队,包括炮兵(含野战、防空炮兵及导弹部队)、陆军航空兵、化学兵、工兵、通信兵、运输兵、宪兵及政战部队。

台湾当局陆军的主要任务是:守卫台澎金马地区,平时驻守台湾本岛、外岛各要点,执行应急、应变作战与灾害救援等任务;战时联合海军、空军,遂行以抗登陆作战为主的防卫作战。

台湾当局陆军总司令部设在龙潭,下设六军团司令部、八军团司令部、十军团司令部及金门防卫司令部、马祖防卫司令部、澎湖防卫司令部、花东防卫司令部和航空特战司令部、防空导弹指挥部等。目前其“陆军”兵力20万人。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势战略”时期

这一时期“陆军”建设主要围绕“反攻大陆”进行整编,强调进攻能力,部队侧重加强“前瞻师”、“轻装师”及特种作战部队建设,以适应对大陆的攻势与山地作战。整个时期,“陆军”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整编。至1956年,“陆军”进行较大规模整编便有4次,从1950年的12个军部、40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旅,整编为2个军团部、6个军部、21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1个空降团,共约36万人,“台军”总兵力约为53万人。由于大量补充台籍新兵,使平均年龄有所下降,兵员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几次整编,建立了台“陆军”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规模和基础。

1958年以后,又进行了2次整编,陆续将5个军部、15个步兵师改编为“前瞻军”(重装军)和“前瞻师”(重装师),其余1个军部和6个步兵师改编为轻装军和轻装师;仿照美国“特种部队”,成立了特种作战司令部及4个特种作战总队。60年代中期,又将1个“前瞻师”改编为陆战师,空降部队扩编为2个空降旅,同时成立了空降部队司令部。在大陆“文革”动乱之时,“台军”加紧了“反攻大陆”的军事准备。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0: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守一体”时期

7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军事战略开始调整,由攻势转向侧重“防守”。为了适应防御作战需要,按照“建军备战同时并进原则”和“厉行精兵政策”,“陆军”开始了转折性第7次精简整编。先后将准备“反攻大陆”的14个“前瞻师”、6个轻装师和2个装甲师按甲、乙、丙三种类型进行改编,编成3个装甲步兵师(甲种师)、11个重装步兵师(乙种师)、6个轻装步兵师(丙种师)。后又撤销装甲步兵师,将其中2个师改编为4个装甲旅,另一个师改编为重装步兵师。预备师先后改编为重装预备师。特种作战司令部与空降部队司令部合并为空降特战司令部,下辖4个特战总队和2个空降旅。此次整编至1974年结束,使“台军”总兵力一度降至约48万人,“陆军”约29万人。

1979年,中美建交,美军撤出台湾,美台“协防条约”废除,使台湾当局大为恐慌,提出要“独立固守台湾”,“巩固地区防务部署,增强三军持续战力”。为此,1979~1980年“陆军”进行了第8次整编,将“陆军训练作战发展司令部”改编成“军团部”,使“军团部”由2个增至3个;将4个“特战总队”改编为“宪兵部队”;“陆航指挥部”划归“空降特战司令部”建制;将2个军团所属装骑团和12个重装师的战车营改编为2个装甲旅和4个战车群,使装甲旅增至6个;撤销“反共救国军”支队部,将驻宜兰的2个“反共救国军”大陆预备师并入。此次整编意在加强台岛防御力量,扩充兵力,以备大陆乘机攻台。
至1982年,“台军”总兵力达到历史最高点,约56.1万人,“陆军”30万余人。

此后,“台军”又开始推行“精兵”政策,重点整编“陆军”。1982、1989年又先后两次对“陆军”进行较大规模整编,先后成立了“莒光指挥部”和“花东防卫部”;合并了4个轻装步兵师;撤销了6个军部机关;使常备师增至13个,预备师由9个减为7个。迄1990年,“台军”总兵力约为51万人,其中“陆军”约28万人,编为3个“军团部”(第6、8、10军团部)、4个“防卫部”(金门、马祖、澎湖、花东防卫部)、2个“指挥部”(“莒光”、“东引反共救国军指挥部”)、2个“兵种部”(“空降特战司令部”、“防空导弹指挥部”)。作战部队计有2个机械化师、11个步兵师、7个预备师、6个步兵旅、2个空降旅、6个独立装甲旅、2个战车群、2个航空大队、8个步兵营、6个防空导弹营等单位。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0: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守势防卫”战略时期

90年代初期,台当局军事战略开始调整,此时,台湾当局的政治目标和军事目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军事上公开放弃了“反攻大陆”的军事目标;政治上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谋求“分裂分治”。

1992年初,台湾当局首次公布了逃台后的第一版“防务报告书”,提出了要“建立一支有效吓阻战力”的新的“建军目标”。据此,是年底“台军”出台了“十年兵力整建计划”(1993.7.1~2003.6.30),拟分三个阶段对“台军”进行调整整编,精简重点为“陆军”。

第一阶段(1993.7.1~1996.6.30),重点调整“三军”编制,提高编现比,使“台军”编制员额由49.8万人减至约46万人;

第二阶段(1996.7.1~1999.6.30),主要调整“军队组织体系”,裁并“军事院校”,使“台军”减为45万人;

第三阶段(1999.7.1~2003.6.30),主要简并“参谋本部”与“三军总部”,将非军事任务单位转移军外民营,健全军制结构,使“台军”兵力不超过40万人。

该计划由“海军”出身的“参谋总长”刘和谦主持拟订,刘一贯坚持反对“大陆军主义”,并深得李登辉赞同,在其上任之初,便提出了“海上防卫、空中防卫、陆地防卫”的新作战指导思想,以代替以往“制空、制海为首要,反登陆决胜”的作战指导,变强调“岸滩决战”为“海空决战”。因此,“十年兵力整建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裁撤高层机构和“三军”发展计划失衡等原因,一直受到高级将领尤其是“陆军”系统的强烈抵制。

1995年,“陆军”出身的蒋仲苓和罗本立接任台湾当局“防务部门”“部长”与“参谋总长”后,根据“十年兵力整建计划”第一阶段执行情况,大陆对“台独”采取的军事威慑行动及台当局“防卫固守、有效吓阻”战略指导思想,于1996年底重新拟订了“军事组织及兵力调整规划案”,即“精实案”。

该案在“建军”方向上,在强调“三军”平衡发展的同时,侧重加强“陆军”建设。“军方”当局拟用4年分三步推进,1997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01年6月30日完成,前两步各为1年,第三步为2年。

第一步是“准备调适期”,各“军种”组织暂不调整,但采取“离退不补”的自然消化方式,逐渐降低现员;

第二步是组织减并期,此间各“军种”精简员额1/3,总兵力降至43万人,各战斗、支援、及勤务保障部队满编率分别达到95%、90%和85%;

第三步为“完成定编期”,各部队按新编制、新准则运作,满编率要达到100%,完成该计划。至时,“台军”总兵力40万人,其中“陆军”约20万人,占总兵力50%;“海、空军”各5.6万人,各占14%;“联勤”1.6万人,占5.75%;其余为“军管区司令部”(海巡防)、“宪兵”、台湾当局“防务部门”机关及其他部队等7.2万人。依“精实案”规划,至2001年,“台军”将精简“将官”25%,“校官”20%,“尉官”11%,“士官”10%。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组织机构

台“陆军”作战指挥体系分为作战区(防卫部)、师指挥机构、联兵旅、营、连等层级。作战区(防卫部)为“陆军部队”编成的最大战略单位与最高指挥机构,直接接受“参谋本部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指挥,对辖区内所有部队的地面作战行动负有作战指挥与勤务支援责任,可指挥若干个师指挥机构和联兵旅等担任某一战略方向的独立作战任务;师为军团次一级作战指挥机构,依命令指挥纳编部队遂行作战任务,但不负责勤务支援;联兵旅为基本战略单位,负有作战指挥和勤务支援责任,可作为作战区(防卫部)与师之一部遂行作战,或独立遂行作战;营为基本战术单位,负有战斗指挥和勤务支援责任;连为具有战斗和勤务职责的基本战斗单位。

另外,台“陆军”还设有“航空特战司令部”和“飞弹指挥部”两个兵种部。这两个兵种部对所属3个空骑旅、1个特战旅和27个防空导弹连仅行使行政管理权,遂行作战任务时则分别由所在作战区和“空军作战司令部”负责作战指挥。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区构成

台“陆军”编为3个军团部和4个防卫部,并将台澎金马地区划分五个作战区和金门、马祖地区。

第一作战区由“澎湖防卫部”负责作战指挥任务。防区范围为澎湖群岛64个岛屿。澎防部下辖“战斗部队”包括第168守备旅和第503装甲旅;“战斗支援部队”包括通信营、防空连、化学兵连和工兵连等;“勤务支援部队”有“第1后勤指挥部”。

第二作战区由“花东防卫部”负责作战指挥任务。防区范围为台湾本岛中央山脉以东、和平溪以南至大竹溪以北地区及其近海绿岛、兰屿等离岛。“花东防卫部”下辖“战斗部队”包括第128、129两个守备旅及防卫部直属战车营;“战斗支援部队”包括防空连、通信营、化学兵连、工兵连等;“勤务支援部队”有“第2后勤指挥部”。

第三作战区由“第6军团部”负责作战指挥任务。防区范围为台湾本岛后龙溪(含)与和平溪(不含)以北地区及其近海离岛。“第6军团”下辖“战斗部队”主要包括第16、26、49、51等4个师指挥机构和第106、116、118、152、153、176、178等7个守备旅,以及第269摩步旅、第351装步旅、第542装甲旅、第601空骑旅、第862特战旅等5个打击旅;“战斗支援部队”包括第21炮兵指挥部、第53战斗工兵群、第73通信兵群、第33化学兵群等;“勤务支援部队”有“第3后勤指挥部”。

第四作战区由“第8军团”负责作战指挥任务。防区范围为台湾本岛八掌溪(不含)与大竹溪(不含)以南地区及琉球屿。“第8军团”下辖“战斗部队”主要包括第33、46两个师指挥机构,第103、108、117、137等4个守备旅,以及第298摩步旅、第395装步旅、第564装甲旅、第603空骑旅(战时由“陆军航空训练指挥部”扩编而成)等4个打击旅;“战斗支援部队”包括第43炮兵指挥部、54战斗工兵群、第75通信兵群和第39化学兵群等;“勤务支援部队”有“第4后勤指挥部”。此外,防区内还驻防有“海军陆战队”“第99守备旅”和“基地警卫旅”(欠)。

第五作战区由“第10军团”负责作战指挥任务。防区范围为台湾本岛中央山脉以西、后龙溪(不含)以南至八掌溪(含)以北地区。“第10军团”下辖“战斗部队”主要包括第19、34两个师级指挥机构,第102、104、157、169、192等5个守备旅,以及第200摩步旅、第373装步旅、第586装甲旅、第602空骑旅等个打击旅;“战斗支援部队”包括第58炮兵指挥部、第52战斗工兵群、第74通信兵群、第36化学兵群等;“勤务支援部队”有“第5后勤指挥部”。

“金门防卫部”担负金门地区作战指挥任务。防区范围包括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虎仔屿等大小12个岛屿。金防部下辖“战斗部队”包括第119、127、158等3个守备旅、第584装甲旅以及第101两栖侦察营(欠)等;“战斗支援部队”包括“金防部炮兵指挥部”、780通信营、战斗工兵营、化学兵营等;“勤务支援部队”有“后勤支援指挥部”。

“马祖防卫部”担负马祖地区作战指挥任务。防区范围为马祖南竿、北竿、高登、西引、东犬、西犬、东引等大小18个岛屿。马防部下辖“战斗部队”包括第193、194、195等3个守备旅和步兵第1、2、3营;“战斗支援部队”包括69炮兵指挥部、781通信营、战斗工兵营、化学兵连等;“勤务支援部队”有“后勤支援指挥部。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