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交流] 为什么今年这些安置岗位,都在强调军转干部的文字能力?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1-22 08:11:21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朋友发给笔者两张图,是北方某市2019年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安置岗位的职位列表。在职位说明一栏中,具体陈述了对安置对象的一些要求。通过这两张图,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当前地方接收单位对军转干部的一些基本需求,并有可能从中窥探一些发展趋势。

mmexport1574381464473.jpg
mmexport1574381457914.jpg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1:47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这位朋友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为什么在这些岗位的职位说明中,对文字材料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如此重视?粗粗统计了一下,大约占到了70%的岗位需求比例。而我们这位朋友是技术干部出身,因缺乏机关经历和专门的文字工作训练,材料能力并不特别擅长。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基层干部、技术干部的普遍现象。



第二个,这些职位需求条件,对军转干部选岗会有多大影响?既然安置主要是通过档案分和考试考核的方式综合排名的,那如果军转干部排名靠前,虽然他可能并不具备职位所要求的文字能力,但地方接收单位能够以此为理由将之拒绝吗?



在各地2019年安置选岗工作即将开始的时候,这两个问题恐怕具有一定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困扰着2019年待安置军转干部。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2:19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从某地对军转干部的职位需求说明当中,确实可以看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其实这位朋友只注意到了对文字能力要求高这一件事。总结起来,如今地方对军转干部的条件需求大致有以下特点:



1
绝大多数均要求有一定的文字能力,而如果曾经在部队的综合部门工作过,显然更受欢迎;

2
党建工作岗位的需求量较大,从事过党建、组织人事、宣传工作,文字能力强且综合协调能力突出的军转干部比较抢手;

3
许多岗位为综合管理岗(一线干部),对综合协调能力、以及与一线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4
一些岗位要求具有相关从业知识甚至是技能资格,比如检察院规定通过司法考试者优先,国税、银监、商务、住建、审计等业务性较强的部门甚至要求毕业于相关专业,或者至少对相关领域有所了解;

5
不只一个岗位明确提示了“经常加班、出差”,“经常出差”,不但岗位的属性特点更加明晰,可能对选岗的军转干部也起到一个“预防针”的作用。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2:51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2.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既有当前大背景的影响,比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更加重视文字材料和党建工作,以及随着公务员制度改革,人员越来越精简,岗位对人的能力要求、以及抗压要求,也都越来越高了。



雄笔一支抵万军,地方越来越重视工作总结、汇报、宣传和各种文字材料,它同时也是体现领导工作思路和水平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无论军地都非常缺少能写材料、文字能力强的人,这不仅是因为此种人才稀缺,也因为众所周知写材料是个苦差事,一般人受不了那个苦。曾经有战友转业到组织部门,虽然在外人看来安置不错,比较风光,但据他讲熬夜加班的时间比在部队时一点不少,而且反复加工推材料的套路基本一致,他只是换了一张桌子写材料……不过,组织部门的发展前景尚可,这位战友调了副处之后也不像刚开始时那样累了。



综合管理岗许多也比较辛苦,如果是仅仅忙于内勤倒还罢了,但多数是被安排到一线岗位,直接与群众打交道,比如信访局。有的军转倒是被安置到了法院,结果岗位还是信访工作岗或者执行工作岗。一方面,军转干部有带兵经验,在处理这方面关系上可能略有所长;但另一方面,说白了喝茶看报坐办公室的轻松岗位多数也是轮不到军转干部头上的。



而强调“经常加班”、“经常出差”,这正是当前许多地方单位的实际状况。因为无论是任务数量、还是标准要求,都比以前大多了,许多单位叫苦人手不够,忙不过来。一位战友转业到民宗部门,在以前这是一个非常轻松的岗位,如今也有很多事情,写材料、带队外出学习参观成为家常便饭。另一位转业到基层派出所,原打算生二胎的女军转,发现根本腾不出时间准备,因为女警也要经常被安排值班,她连照料第一个孩子的时间都不充裕。



所以要了解这些,对军转干部选岗会有一定帮助。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认识建立在道听途说和“我以为”的基础上,容易造成对自己缺乏正确估价,和盲目乐观。总体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的用人需求会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3:14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人特点:

不会太坏,毕竟是政治任务、有政治要求的,但也不会太好,毕竟都在裁减人员,且早已饱和,不过基本可以做到公开透明,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公平;



“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岗位基本成为稀缺类型,地方不会养闲人,你要么有能力,要么能吃苦,对文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因为写材料本身是一个既讲能力又讲吃苦的事情,假如没有这个本事趴在电脑前写材料,那就去一线吃苦吧,于是我们看到扶贫驻村干部中很多都是新转干部;



不会给你更多的适应期和成长期,人家是用人的不是培养人的,最好来了就能干活,所以许多岗位要求相关学历和专业知识。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3:43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3.

至于说到既然安置主要是通过档案分和考试考核的方式综合排名的,那如果军转干部排名靠前,虽然他可能并不具备职位所要求的文字能力、或者专业知识,地方接收单位有没有权力以此为理由将之拒绝的问题,答案是理论上不一定有,但操作中很可能会以让军转干部知难而退的方式出现。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年向南林转业安置进某某委,他打分排名第一,自认为万无一失,所以对某某委组织部门侧面暗示的“岗位已有人选对象”不以为然,坚持要进,结果我们后来都知道了。当然,这个事情并非某某委单方面的原因,但可以看出如果地方接收单位不情愿,那么即使你头戴全军模范的桂冠、手持“政治任务”的尚方宝剑,也同样可以是被“操作”的。



军转安置本质是还是以用人单位为主的“买方市场”,这个必须清楚。我们现在实行的“双选”,虽然它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途径,但实际当中更多表现为一种途径。强扭的瓜不会甜,强塞进去的人也不会吃香的。



即使是将来实行“转业安置直通车”,大家也切不要认为既然“直通”了,那我只要条件够了就享受无条件安置、想去哪里去哪里了。不是这样的。“直通”是指安置途径的直通,而非直达岗位的直通。而实际上,建立“转业安置直通车”的目的之一,就是调动地方单位的安置积极性,他们的选择权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



从人力资源的运用来说,让用人单位选到自己想要的人、而军转干部也能选到自己心仪的单位,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也因此才能调动各方积极性,让军转安置这项已经陷入瓶颈的工作重新取得突破,进入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因为某项政策对自己暂时不利而否定它的进步性。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4:12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4.

大多数安置岗位要求军转干部具有较高的文字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以及必要的专业相关知识,这对许多军转干部形成了挑战。



而随之形成的一个悖论,并且可能一定程度影响现役的问题是:



绝大多数军转干部都缺少地方需要的专业相关知识,通过司法考试的只是个别人而且这个专业范围相对较窄;



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技术干部因为缺少相关经历和必要训练,使得他们在文字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方面(当过主官的不在此列)不如那些有过机关经历的军官。



而如果认可或者迎合地方的这种岗位需求,则或许意味着:



不利影响:


到机关比到基层去更吃香,至少在将来转业安置时会有一定优势,这是违背重视基层、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导向的;



会写材料比会带兵打仗更吃香,能干的将来转业安排不如会写的;



拥有一定的地方需要的专业知识甚至是技能资格证书,对于转业安置有好处,那么无形中会鼓励现役军官在役期间提前做出准备,做“与打仗无关的事情”,这与一切聚焦打仗的指向也是相背的。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4:41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问题来了,到底怎么做才是合理的?安置政策如何制定,才能使广大官兵没有后顾之忧,把全部时间精力投入到练兵打仗方面去呢?



“安置直通车”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对荣立过二等功以上人员、在部队执行重大任务表现突出的人员、有过基层主官任职经历和特殊经历、特殊专业的人,实行重点安置,有利于调动现役官兵练兵打仗的积极性。但地方用人单位更多是关注效益的,让他们承担起为改革强军服务的重任,虽然道理上没有毛病,可操作中却很难落实。



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安置难的问题,还是要在职业化建设上多做文章。

签到天数: 118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08:15:18 手机发贴 | 显示全部楼层
5.

一方面,不能把地方岗位对人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作为我军人才培养的着力方向;另一方面,虽然职业化之后的前景更加美好,但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能一直干到退休,只要存在计划安置这种方式,就不得不考虑到地方的用人需求,并在解决官兵后路问题上预有准备。



笔者在研究美军军官退役方式时注意到,一则因为美军军官多数学历较高,原本就属于社会上的精英人才,因此退役之后自己找工作不成问题,更何况他们还鼓励在职学习进修;二则美军官军退役之后,国家会提供一些教育培训资源帮助他们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而非直接甩给用人市场。这两种做法,可能都有一些启发价值。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即美军既有职业化长期服役的军官,也有合同制的短期服役军官,后者的职业规划更加从容,因而在较早时期就能够退出,也不必都挤集中退役那一条路。



就我军来说,扩大军官来源类别,以及依托国家教育培养人才是一条发展正路。同时,也应鼓励现役官兵到地方大学进修学习,并在专业总体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官兵个人也应树立“本领恐慌”的意识,倒不一定鼓励大家都去考什么证,但闲暇时间用来读书、写作、学习英语总不是一件无法做到的事。自助者天助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然最主要的,是在军官三月份确定转业到当年九、十月份才进入具体选岗安置环节这半年的比较长的时间里,是否由政治工作部与退役军人事务部合作牵头,联合一些地方知名院校进行比较系统的专业培训。现在各地成立的退役军人大学,基本都是不入流的“野鸡”学校,远远不能满足军转、退役人员的需求。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