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戴旭:中美之间关键是双方不要误判对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4-26 17: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员反面.jpg


国防大学教授戴旭。

如果将来还有历史,今天的世界该被怎么记录呢?美国早已超越了罗马帝国的赫赫声威,而中国却被有些美国人视为新汉武时代;中国人早已彻底丢弃了帝国概念,但美国却装满了脑子。

另外,美国还在历史上的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区域横冲直撞、咄咄逼人。

种种场景颇为类似春秋战国后期列国争雄秦国称霸。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从2012年到2015年,我和马伟宁先生见过三次面,前两次他还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决策项目部主任(当时其名片上所写职位)、“红队”指挥官,后一次已经是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了。他是中美两所著名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的博士。他经常来中国,而我一次也没有去过美国。但这并未对我们的沟通造成障碍。小小太平洋,在网络时代已微不足道。

我们的对话,往小了说,是两个大国军人学者之间的对话;往大了说,则是两国、两军交往的一个缩影。

作为主持人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先生说,这样的对话,在中美两国四十多年建交史上还没有过。在他的“设计”下,我们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中美以及世界几乎所有重大的问题,都进行了交流,时间最长的一次谈了两天,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外交辞令,更不用说那些令人生厌的空洞废话了。

签到天数: 30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7: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个人角度,我很欣赏马伟宁这位美国同行的学识、见解及坦诚。比如,我建议中美共同管理南海秩序,制止挑衅闹事行为等,马伟宁先生对我的建议表示理解。虽然我们都不是决策者,但争取共识仍然是有益的。哪怕这共识只在两个人之间产生,中美两国、两军需要各个方面的理解。无论是和马伟宁先生,还是后来和白邦瑞先生,我都是一样的观点:中美之间有过战争,也有过盟友状态,能谈就谈,该打就打,这都没关系。关键是双方不要误判对方,有什么事大家先谈出来,总比上来就打要好。中美关系走到今天,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降低而不是增加维护关系的“成本”是双方战略家的共同任务。习主席就明确地跟奥巴马总统说:中美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

地球人都知道中美关系重要。但中国与美国到底应该怎么相处、相互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双方怎么想对方、未来双方会如何、世界会如何?这差不多可以算当今世界最大的政治难题之一。诺贝尔和平奖评选委员会为此设一个奖项都是值得的,至少比已有的那些获奖者的意义大多了。

基辛格与毛泽东、周恩来谈过;卡特和邓小平谈过;奥巴马和习近平也谈过。首脑之下,中美战略对话等政府级别有专门的对话机制。至于双方学者谈的就更多了,各类观点汗牛充栋,足见这道难题的“难度”。这难题考验着的不仅仅是中美双方思想家和战略家的智慧,看看世界各地特别是亚太一些国家左顾右盼的眼神就知道了。相比之下,两军之间的交往,总体上还处于外交和礼节层面,不仅从未进行过一次最低级别的联合军事演习,更不如经济上和地方官员之间有那样繁多的交流。

中美两国关系的走向会如何,决定着两军的关系。

晚清时期,美国是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阵营之一员,其用多收的清朝战争赔款的退回款建立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今天历历在目而且家喻户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中华民国站在一起抗击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年后,中美在朝鲜半岛展开大战。之后,中美建交。这是历史。

现实和历史衔接起来,重叠起来,会喻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呢?

纵观人类发展史,小国与小国之间,一般比较容易相处;中等强国之间一般都打得血流成河,在中国是春秋战国五百年,在西方是欧洲数百年混战;大国之间相安无事者,一般多为距离遥远,势力范围互不交集,比如汉朝中国与罗马帝国,双方靠着柔软、纤细、漫长的“丝绸之路”相联系。而隔壁的匈奴则与汉朝势不两立,被彻底击败。在欧洲,罗马与迦太基,希腊与斯巴达,亚历山大与波斯,俄罗斯与瑞典、土耳其。近代就更不用说了,英国与俄罗斯争霸于19世纪,美苏争霸于20世纪,穿插在其中的是德国挑衅苏联,日本入侵中国、挑衅美国。

历史跌跌撞撞地在腥风血雨中走到今天。难道中国和美国也要步那些大国冲突的后尘吗?

我深信,中国是没有与任何国家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想法的。中国人只是想从悲惨的近代史中走出来,有一个和平安宁的未来。但我不知道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怎么想?

一些学者根据简单的历史现象,提出一个“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说一个崛起的大国会挑战一个守成的大国。

我认为这是典型的时空错位下的粗糙比对。在和白邦瑞先生对话时我告诉他:中国是一个经历了几十个王朝的国家,而美国一个王朝还没有过完;中国的未来是确定的,而美国的未来则是不确定的。怎么能说美国是一个“守成的大国”、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呢?

让我们铺开世界历史地图,看看双方的位置和角色:

一百多年中,美国像一只年轻的美洲狮,在赶出老欧洲的几只老虎之后,跳出美洲的丛林,扑向亚洲;而中国像一头老牛,从百兽的撕咬、吞噬及相互争斗之中,在自卫中顽强地站起来。在时间的纵坐标上,中国和美国,大致就处在这样一种态势。

在空间的横坐标上,是美国站在中国的身边,而不是中国站在美国的身边。

在欧洲人五百年地理大发现、征服世界百分之八十五的基础上,美国正处于全球性的进攻态势,它在一百多个国家中的近千个军事基地就是最直观的证明;而中国还是一个没有实现完全统一的国家,还有相当多的领土被别国占领。

这是中国人、美国人和全世界都需要明白的:中美双方的国家战略目标是不一样的。但是,美国的战略目标中覆盖了中国的战略目标。

签到天数: 30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7: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员反面.jpg


戴旭新书。

美国跳出美洲后,在“二战”中彻底制服了欧洲,把当年殖民统治自己的那些国家——英国、法国连带德国和其他国家,统统纳入自己的军事、经济体系之下。同时还把日本这个亚洲的政治混血儿也纳入进来,建成历史上最大的“世界联军”,以此彰显自己“世界帝王”的地位,同时开始对欧亚大陆尚未“归化”的“三大力量”展开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对此我已有专著论述。

签到天数: 1214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4-26 17: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心网www.08681.com欢迎大家关注

签到天数: 1214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4-26 17: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下,兵心网08681.com不错

签到天数: 1214 天

连续签到: 1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4-28 04: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新闻由aibing.net爱兵网编辑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