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企业家苦干一年挣百万 妻子炒房赚3000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1-20 03: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不如“炒房”来钱快?

  省人大代表呼吁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重振实体经济


  为何一些企业苦干精算

  还不如“炒房”来钱快?

  省人大代表呼吁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重振实体经济

  □本报记者 魏皓奋

  早报讯 “温州一家拥有1000多名工人的企业,苦干精算,一年利润一百来万,而企业老板的妻子在上海买10套房子,8年后获利3000万。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税负重、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经营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房地产业、金融业利润丰厚。”

  在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呼吁“重振实体经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0 03: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该说些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0 03: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每个人象我一样把贴子看了还要关注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0 03: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来,都要回贴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20 03: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0 03: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每个人象我一样把贴子看了还要关注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20 03: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沙发!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03: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市镇规模以上企业

  70%以上利润

  用于开发房地产

  实业是经济的基础,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增加社会财富。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就缺少了基石。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03: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最近几年,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资金脱“实”向“虚”现象严重。周德文代表以温州为例,举了一些例子: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出现萎缩,制鞋业2003年有一定规模的达4000多家企业,如今降到3000家左右;紧固件行业,几年时间也消失了1000多家企业;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5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几十家了……

  “温州民间资本丰富,但大多游离实业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实体企业也出现‘离制造业’倾向。有一项调查材料显示,‘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本地产业,而是用于开发房地产;有些老板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拿信贷资金去炒房、炒地皮。类似情况,在浙江和全国各地都存在。”


  产生实体经济“空心化”、资本脱“实”向“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税负重、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实体经济的利润越来越少,经营越来越困难,部分行业发生大面积亏损,一些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倒闭。

  政府应转变发展思路

  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周德文认为,过去几年地方政府过度注意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过度看重房地产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炒房价、炒地价,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吸引了大量实体资本流向房地产业,导致实体产业“空心化”。

  政府转变发展思路,建立长远目标,对于回归实体经济是关键,要在减轻税负上做好文章,这是“治本”之举。“去年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使600多万户小微企业受益。但这一免税政策,绝大数实体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享受不到(因为做实业、制造业一般月销售额多会超过2万元),应当进一步加大力度。”

  周德文还呼吁,减税的方式应多样灵活,对微型、小型和成长型企业进行异质税收,实业企业与非实业企业有所区别。减税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取消类似税种、直接减税、降低税率、缩短折旧时间等,只要对中小企业成长有利,都可以拿来一用。

  “另外,某些隐形税赋,各种拿得上台面和拿不出台面的审批费用,也让中小企业叫苦不迭,国家应加强力度铲除各类不合理隐形税赋,实现税收的透明化。”周德文说,除了减轻企业税负,政府还应在完善市场交易环境方面采取多种举措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03: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2841_326704_136909.jpg


放贷和炒房让温州过去几十年积累的财富再度倍增。


  江涛离开温州已经整整两年。江涛永远记得2011年9月30日这一天。在这一天,他成为温州商人跑路潮中的一员。

  江涛将采访地点选在了温州市区的景山公园,环路而上,这里是温州最高峰,可以俯瞰整个温州。民间传言这里风水好,曾经很多民间借贷的生意都在此完成。如今,山上喝茶休闲的人居多,聊聊风月,无关生意,更无关金融。从山顶一眼能看到温州市的地标建筑,楼高68层、333.33米的温州世贸中心大厦,这座空寂的大楼一直未投入使用,坊间传言,责任人也早已跑路。

  江涛让车一路开到山顶,他不想被熟人看见。他很后悔跑路,“我现在的身份是半黑暗的,我不敢告诉人家我在哪。”他表哥也欠债过亿,但坚持在温州没有走,债主为防止他表哥“跑路”,10个债主每天电话从早上打到凌晨,苦不堪言。“烦恼很多,但至少有一个光明的身份”。

  常年在外,江涛对“温州人”这三个字感受颇深。多年前,只要对方问他是哪儿人?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温州人!”对方往往会称赞地说:“你们温州人真厉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江涛羞于提起自己是“温州人”。在不少人眼中,温州人炒这炒那,投机且不讲信用,是人见人怕的“瘟州人”。

  2013年8月底,一场秋雨刚刚洗刷过这个城市,空气渐凉。江涛裹紧衣服:“温州和温州商人的冬天还远没有过去。”在他跑路两年后,温州的商人们又以飞快的速度开始了“跑路第二季”。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