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红色活动] 甘肃宕昌“中国红军长征第一街”助推红色旅游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10-15 13: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说】渐入深秋,凉风瑟瑟,换上厚实衣物的民众坐在甘肃宕昌县哈达铺镇千余米的“红军街”两旁,享受着寒冬来临前的暖阳。曾经,这里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红一方面军约1.4万余人走过的地方。如今,这里已是宕昌县红色旅游的龙头,每年吸引15万人次以上的游客。14日,中新社记者来到了这条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

  【同期】(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 付燕春)这条街就是我们哈达铺的那条老街,长约1500多米,街道两旁842间铺面至今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基本原貌,像当时我们哈达铺的这条街道,这两旁都是商铺,都经营药材生意,现在这些全部是民居。

  【解说】付春燕说,这条街是红一、二、四方面军都曾走过的一条街,大部分房屋是初建于明清时期的建筑,房龄都在百年以上,也是红军长征途中走过的原貌保存最好的街道。因此,被称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当年这条街上的药材生意十分兴隆,红军进驻哈达铺就驻扎在这条街上,许多药铺成为红军的办公地点。

  【同期】(宕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宏生)这条街上像毛主席和张闻天还有周总理住过的房子,都在街道的附近或者就在这条街上。现在除了一方面保护原貌,另外作为一个红色旅游的景点之一,从而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房子除了个别的以外都有住户,房屋的建筑风格还是富有当地特色的古建筑。【解说】在街旁的铁匠铺里,掌柜牛二成正忙碌着打制一副马鞍,从他的祖父开始,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已响了近百年。据沿街的老人讲述,牛二成的爷爷当年曾为红军打过马掌、制马鞍,深得红军将士赞许【解说】王宏生说,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哈达铺居民近年发展“红军鞋”“红军锅盔”等红色旅游经济,收入可观。近年来,每年来哈达铺参观的游客都在15万人次以上,并呈逐年增长趋势,今年至9月底统计已达18万人次。

  记者魏建军 冯志军甘肃陇南报道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3: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的历史让人向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0-23 03: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兵网aibing.net建议大家共同来关注此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0-23 04: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5-2-8 18: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帮顶顶!!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9: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旅故事www.81.gs请你发表不同意见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22: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下,兵心网08681.com不错

签到天数: 1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06: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心网www.08681.com欢迎大家关注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