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兵哥 于 2012-5-25 17:48 编辑
有的地方建豪华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成风,一养老院负责人自夸设施堪称“国际化水准”
低收入者在哪养老
朱华夏
据报道,这些公办养老院的绿化占地率达48%,配备老年医院、巨大的中心花园和体育运动场地,户户朝南,套间配备卫生间、空调、电视和热水器,有的还带有厨房和客厅。这样的标准,显然不具备推广价值:既不可能节余那么多富余的土地资源,也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有财力承受如此大的投入。
养老机构,档次当然可以有多种区别。高档老年公寓,自然也有其市场需求和消费人群。但是,政府出资公办豪华的示范性养老机构,势必带来一个问题:大量低收入年老群体将在哪养老?
笔者无意否认修建豪华公办养老院出发点的美好:让每一个老人都能享受到高标准的养老服务,但即便公办养老,也有成本和价格的核算问题。在大多数地方刚刚迈进小康的现阶段,有经济能力享受到“国际化水准”养老的人,肯定还在少数。而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提供的是对应最普遍人群的服务。一些地方在处理社会养老问题上还应仔细思考方案可行性,比如通过财政补贴方式,社会化购买养老服务等,利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造福广大的老年群体。
河南省出台文件,对涉及乡镇考核的“一票否决”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省直部门、省辖市和县(市、区)自行确定的项目全部取消
“一票否决”滥用不得
何方应
近年来,在“打造责任政府”的理念推动下,一些地方对基层考评纷纷设置“一票否决”项目。“一票否决”是一种责任承担与追究机制,可以凸显某项工作的重要性,鞭策下级依法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牌”、“高压线”的作用。
但在少数地方,“一票否决”名目过多过滥,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一是会助长弄虚作假的风气。面对难以完成的硬性指标,为了不被“一票否决”,就可能把功夫放在搞形式、造数字上,搞应付检查的“面子工程”。二是会动摇积极进取的信心。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每一项如果都是一出纰漏就被“一票否决”,就可能挫伤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贻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滥用“一票否决”,实际上是一种形式主义,更是一种浮躁之风。
《华东新闻》(2006-12-11第01版)
(稿源:人民网)
(编辑:兵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