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admin - 

[兵器装备] 2015中国震撼全球的七款高科技武器即将问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7: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光刻机所涉及的产业链非常长、非常高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独立地掌握其全部子系统的研发和制造技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商ASML是荷兰公司,光刻机中的光学镜组来自德国、干涉测量系统来自美国,其产品可以说是整个西方世界科技成果的总和。在这方面,中国要想取得独立自主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以一己之力追赶所有发达国家数百年的积累,每一个单项的突破都意味着中国又追上了一步,这个过程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不过依托完整的产业链、庞大的工业产能和雄厚的人才基础,中国的IC产业最终实现全面超越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总之,从数万吨的巨型机床到纳米尺度的光刻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在极限制造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这标志着中国不能做出来的东西正在变得越来越少,中国能造而别人造不出来的东西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过去我们常说“填补空白”,今后不但剩余的空白会逐渐消失,反过来,中国还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空白”供别的国家去填补,类似3D激光打印的例子将越来越多。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C.龙宫取宝
众所周知,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勘探、开采装备,也只能望洋兴叹,无法纳入囊中。从前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等区域谈“搁置主权、共同开发”,前面半句是因为军事和执法力量不到位,半句则是因为自己手中没有开发设备。从前面我们看到,随着三沙市的成立、海军舰队和海上执法力量的壮大,现在的中国已经真正地把南海和东海纳入版图了。这不仅是在地图上纳入,也不仅是在军事上或行政上纳入,还包括在经济上纳入,让主权海域和经济专属区为其祖国和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海洋资源开发要比陆地上困难得多,所涉及的装备都是高端技术和巨量钢铁的结合,而且需要一系列配套的相关装备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开发,只有工业基础极其雄厚的国家才能拥有它们。
军事作战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石油勘探则是“钻机未动,物探先行”。在海上钻一口井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动辄需要数千万乃至数亿人民币。因此根本不可能用盲目打井的办法寻找出油点,而是要在开采之前将海底的地质结构勘察清楚,然后选择机会最大的地点开钻。所以,海洋开发中首先出场的是勘探船。

海洋石油720把中国的海洋油气勘探能力一举从500米提高到了3000米,可以覆盖全球70%的海域,是在整个海洋油气开发工程中打头阵的先锋。除了完成勘探任务,这艘船在设计中还特别注重提高船员生活的舒适性程度,为此它配备了会议室、餐厅、健身房等设施,船员室一人一间,里面有电脑桌、沙发、床等设备,这也反映了中国造船能力和设计理念的进步。此外,中国正在加紧建造其姊妹船――海洋石油721,以及配套的远洋支援船,届时它们将组成船队出海勘探,成为中国走向深水、走向远洋的先锋。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7: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勘探完毕之后,明确了油气的分布情况,找到最有可能打出油气的位置,下面的工作才是钻井。981平台就是专门针对南海设计的深海钻井平台,其最大3000米的作业水深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南海区域。并且它不是孤军作战的,钻井之后,下一步是铺管作业,其目的是把油气从井口送到处理平台。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海洋石油201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铺管作业,还具备4000级的起重能力,可以完成海上石油平台上部模块等大件的吊装与拆除和导管架的辅助下水与就位等动作。
接下来,处理平台对开采出的油气进行初步的加工,然后再通过管道或船只运送到陆地。2013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最大深海油气平台“荔湾3-1”天然气综合处理平台登上世界最大无动力驳船“海洋石油229号”,被运往南海安装现场。“海洋石油229号”是世界上最大的无动力驳船,作业能力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此前,一个重32000吨、亚洲最大的油气平台导管架已经事先安装完毕,用于支撑这个平台。该平台是我国自主研发、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平台,它高68米、浮托重量3.2万吨、价值50多亿,相当于一个小型炼油厂。其全部结构重量达7万多吨,接近于两个“鸟巢”的主体钢结构重量,超过了“辽宁号”航母的总重量,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海上工厂。预计2013年9月份该平台可实现投产,年产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从2012年里中国在南海的油气开发、三沙市成立、渔政巡航、黄岩岛巡航、两栖登陆夺岛演习等一系列事件的时间关系来看,基础建设、军事威慑、执法巡航和资源开发同步进行,表明这些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一整夺回南海的组合拳。其核心就是借助强大的工业力量,以基建为支撑、以军事和执法为保护,通过建设城市和基地、投射军事和执法力量、勘探和开发海底矿产等手段,把南海变成中国的能源宝库,为中国的工业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
除了上面这些直接参与海上油气开发的巨型设备,与之成龙配套的还有下面的这艘2012年新投入使用的饱和潜水母船。其随船配备了300米饱和潜水系统,集生活舱、过渡舱、逃生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于一身,可以支持多名潜水员在水下工作连续工作多日,潜水钟可供3名潜水员同时进行潜水作业,其最大3000米的作业深度可以为上述3000米的海上油气勘探、钻井、铺管、开采等一系列作业提供支持和保障。未来中国还将继续研制500米饱和潜水,向700米的国际水平继续逼近。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7: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在饱和潜水方面中国还处于追赶的位置,在非饱和的载人深潜方面中国则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载人深潜器可以分为浮力舱和作业型两种;前者曾创造过11000米的深潜世界纪录,但仅仅是把人送下深海然后返回,不能进行任何操作,只有探险意义,不具备实用价值;后者则具备自航、观察和作业能力,可以完成诸如勘察、采样、打捞、检测和救生等任务,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就是蛟龙号,其应用绝非仅限于科学考察,还可以应用在军事和经济领域。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8: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除了蛟龙号之外,目前世界上另有4个国家的5艘作业型载人深潜器可以达到6000米的深度,最大可下潜到6500米。蛟龙号在海试中,展示了于太空的载人飞船进行实时通话的能力,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作秀,而是展示出一种全球性的、天地间的通讯能力,这是一种从卫星数据链到水声通讯的整体性系统能力,只属于顶级大国。
2013年4月,经过7000米海试后的蛟龙号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全世界99.8%的海底都已经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掘。而且蛟龙号的首个应用海区便是中国南海,和军事演习、执法巡航、三沙建市、油气开采等动作结合在一起,这是整套组合拳中的一环,也是龙归大海的开始。未来中国还将继续进行深潜器的研制工作,实现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包括钛合金耐压球壳、水下动力系统等等。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8: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D.科研探索
制造装备决定了我们能做出什么,开采装备决定了我们能得到什么,科研装备则决定了我们能知道什么,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的全部制造能力。其中科研装备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制造出或开采到原本不知道的东西。
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如此,拥有什么样的风洞,就拥有什么样的飞机、飞船和导弹,航空大国同时必定是风洞大国。此外,汽车、船舶和建筑的设计也都离不开风洞。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全面而完整的风洞体系,包括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超高音速等不同气流速度、各种尺寸大小的风洞,以及激波、电弧、立式等特种风洞。所以近年来我们的航空和航天事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各种新飞机、新导弹层出不穷,背后是一个完整的风洞群体系在支持。

目前某超级大国正在开发所谓六代机――驭波者,号称要实现一小时之内的全球快速打击,以此作为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威慑力量。而最新建成的这座超高音速风洞为中国的航空航天研发又增添了一项利器,仅从其性能指标――25至40公里高空、5至9倍音速――就不难推测出来,中国即将拥有什么样的新型飞行器。面对赤裸裸的军备挑战,这座风洞的建立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意志和力量,如果有人试图用军备竞赛来威胁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将有决心、有能力奉陪到底。今天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高度,足以支持我们硬碰硬地从正面应对这种挑战。
振动平台也是是研发航空航天设备所必不可少的试验设备。飞机、火箭、飞船、列车等等,鉴于其结构的复杂性,无论理论和仿真计算如何周密,最终还是要靠试验确定其振动特性,防止出现破坏性共振。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8: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这方面的一个反面例子是,1992年中国为美国发射澳星B2,美方出于保密没有向中方提供全部的卫星参数,结果在发射过程中,星箭之间发生了耦合共振,即运载火箭的振动频率和卫星的固有频率相同,于是引起了卫星的强烈振动,最终造成卫星发动机爆炸,虽然中国火箭继续把卫星残骸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整个发射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围绕大推力电动振动平台,原本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禁运。可笑的是,当中国已经研制出了更大推力的振动平台之后,不知是出于傲慢还是迟钝,美国却仍然维持着原的禁运水平――9吨。后来反倒是中国向美国出口了16吨级的平台,并且在出口协议中加入了用途限定条款,规定美方不得将其用于军事用途,签字的美方负责人不禁发出感叹,说这是他第一次签署这种条款。相信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类似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

关于现代科技,有人以为就是用硅片代替钢铁。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硅片和钢铁之间不能说谁高级谁低等、谁先进谁落后,也谈不上谁取代谁,而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芯片本身就是被钢铁造出来的。大家知道,芯片是由光刻机制造出来的。光刻机本是由钢铁机械、光学零件、电子芯片等等构成的,其中包含大量高品质的钢铁部件,它们构成了光刻机的运动系统,使得被曝光的硅片得以实现纳米精度的空间定位,这样才能在上面准确地刻出纳米尺度的电路元件。其他很多电子设备也都需要在钢铁支持下才能发挥作用。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所谓射电天文望远镜,并非一件光学仪器,而是一个巨大的天线,用于接受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或者向遥远星际的发射无线电波。这台巨型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是电子和钢铁结合的产物,拥有一个2700吨的钢铁构成的移动结构,核心技术完全由中国自己研发,最远可以观察100亿光年外的天体。其天线面积有3318平方米,主反射面由14圈共1008块高精度实面板铺成,变形误差不大于0.3毫米。为了保证天线能准确地指向需要的方向,其直径42的方位导轨采用无缝焊接,精度达0.1毫米。为了克服环境温度、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保证镜面的形状始终符合要求,其主反射面采用了最先进的主动控制技术,在每块面板背后都安装了促动器,可以精密调节其方向。这台射电天文望远镜将帮助中国的深空探测和登月工程更上层楼。同时,它也给中国人增加了一只观察宇宙的眼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宇宙、认识周围的世界,为最终迈入星辰大海做好准备。

签到天数: 4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5-8-19 18: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0506_ba4dd92d3db87f0ad4b9zMSlLaG8OusW.jpg.webp.jpg


E.超级导体
一般来说导体总是具有一定的电阻,而在足够低的温度之下,通常是接近零下273.15摄氏度的绝对零度附近,此时某些导体会呈现出零电阻特性,称为超导体。超导体具有很多奇特和有用的性质,比如零电阻使它可以毫无损耗地传输电流。不过绝对零度在物理上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接近也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在高温超导现象发现之前,超导始终无法走出实验室。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合成了能在液氮温度以上实现超导的材料,称之为高温超导。所谓高温,是相当于绝对零度而言的。由于通过液化空气制备液氮已经是很成熟和廉价的技术,这就使高温超导的实际应用具有了可行性。此后,国际上掀起了研究也应用高温超导材料的热潮。

中国的高温超导研究是和国际上同时开始的,并且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的位置。到2012年,中国的高温超导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里进入实用范畴,其中一个应用方向是构建变电站。高温超导体具备零电阻的特性,即可以无损耗地传输电流,这使得超导材料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天然的应用优势。


这座超导变电站所采用了四项超导技术,分别是:高温超导储能系统――世界上并网运行的第1套;高温超导限流器――中国第1台、世界第4台并网运行;高温超导变压器――中国第1台、世界第2台并网运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晶合金变压器;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研制时为世界最长的同类电缆。

除此之外,高温超导现象还可以被用来制造大功率的超级电机。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